血糖波動警惕并發癥 糖友應該多吃菜
有些患者為了追求血糖達標,減少降血糖藥物用量,采取“少吃飯、多吃菜”的做法。其結果是,血糖雖然在一定程度有所控制,但血脂、血液粘稠度卻隨著副食中脂肪與蛋白質的增加而不斷升高,從而引發血脂紊亂、脂肪肝、膽囊炎、膽石癥及動脈硬化,心腦血管并發癥(如冠心病、腦梗死)也會紛至沓來,對健康與生命構成威脅。
餐后高血糖問題突出
老陳最近有點煩,自從6年前被診斷為2型糖尿病以來,通過飲食控制、運動和藥物治療,血糖控制的還算滿意??墒亲罱鼛讉€月,一直控制得還不錯的血糖突然忽高忽低起來,飲食控制得嚴格點吧,不到吃飯時間就餓得心慌頭暈,可是稍微多吃一點,餐后血糖又噌的一下飆上來了,弄得老陳左右為難。
其實在我們周圍,像老陳的這種情況在臨床上并不少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劉偉教授表示,正常的血糖波動是一種生理現象,正常人擁有精密的血糖調節功能,血糖波動的范圍一般在4.4-7.8mmol/L,不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而糖尿病患者由于存在胰島β細胞功能的缺陷,導致血糖調節機制受損,因此血糖容易出現較大波動。而我國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β細胞功能相對較差,而且隨著病程進展,胰島β細胞功能日益衰竭,胰島素分泌更少,餐后高血糖的問題就更加凸顯。
血糖波動增加并發癥
研究表明,血糖波動比持續性血糖升高危害更大,對血管內皮的損傷更嚴重,因而導致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大。同時,血糖波動也與糖尿病的其他慢性并發癥密切相關,容易出現動脈硬化,血管功能下降,最后出現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腎病、腦血管意外等慢性血管并發癥。而血糖波動所導致的低血糖,尤其是夜間低血糖的危害更加不容忽視,嚴重的低血糖甚至會導致死亡。對此,劉偉教授提醒,糖尿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對血糖的監測,根據血糖變化情況及時合理調整治療方案,安全控糖,盡可能減少血糖異常波動,從而降低心血管風險,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因此建議那些體型偏瘦、胰島β細胞功能較差的患者,應該盡早使用胰島素。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餐后血糖,減少血糖波動;另一方面還能保護胰島β細胞,延緩糖尿病的進展。第三代胰島素——胰島素類似物中的速效胰島素類似物,在餐前即刻注射,能夠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同時它從體內清除速度更快,可減少下餐前低血糖的發生,如諾和銳等。此外,專家還特別提醒,飲食、運動、情緒的變化、休息睡覺的狀況、疾病的狀態,都能影響血糖波動,所以要改善血糖波動,就需要從各方面去調節。
糖尿病患者應該多吃菜
通過一系列的實驗研究顯示:長期給試驗大鼠喂養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飼料,會抑制胰島素分泌,降低組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從而降低試驗大鼠的糖耐量,誘發和加重糖尿病。
主食中的糖水化合物,應占全天總熱量的50%~60%。一個體重70公斤,有輕度體力活動的糖尿病患者,每日進食米面應不少于300克。主食要選用粗制米面、雜糧和薯類,忌食葡萄糖、蔗糖、蜜糖及其他含糖點心、飲料。有人認為,將大米煮成粥,既可填飽肚子,又能減少大米用量,降低血糖。其實,這種做法是有害的。因為大米經過長時間的熬煮,大米中的淀粉部分便分解為短鏈的碳水化合物,成為“糊精”?!昂焙州^多,很容易被胃腸道消化吸收,并進一步被分解為葡萄糖進入血液循環,使餐后2小時血糖迅速升高。有關專家建議,2型糖尿病患者進食早餐,最好是喝牛奶、豆漿或酸奶,避免喝粥、羹。
2型糖尿病患者適當“多吃菜”是可取的,但要以素菜為主,避免進食含高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內臟、魚子、蛋黃),烹調油宜選用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玉米油、花生油、黃豆油),多吃新鮮蔬菜,其“可溶性纖維”每天應不少于40克??傊瑢τ?型糖尿病患者來說,控制好一天的飲食總熱量,合理搭配飲食,用科學的方法,加上良好的心態,一定能達到控制血糖的目標。
(責任編輯:吳潔媚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糖尿病致雙眼失明一年多能否用谷胱甘肽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