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見的失眠癥狀是什么 失眠的原因分析
失眠是現代社會的一種常見病,主要指無法入睡或無法保持睡眠狀態,導致睡眠不足。又稱入睡和維持睡眠障礙。臨床上失眠的癥狀表現復雜、個體差異明顯,因此早期失眠往往被患者忽視,不及時就醫,等發展到重度失眠時已經非常難治,耗費大量時間和金錢,患者備受精神和身體折磨。專家指出,失眠多發于各年齡段和人群,青少年、中年、老年、女性、男性都是高發群體,不同人群的失眠癥狀不盡相同。
最常見的失眠癥狀是什么
睡眠質量下降,睡眠淺、多夢;
入睡困難,入睡時間超過30分鐘;
夜間覺醒次數超過3次,凌晨易早醒,醒后難以入睡;
睡眠時間縮短,每天少于6小時;
白天感到頭昏、嗜睡、乏力、精神不振、急躁易怒、耳鳴、心慌、眼花、食欲變差等。
雖然很多人飽受失眠之苦,但是部分失眠患者并沒有因此去就醫。70%的失眠患者從沒有服用過藥物或采取其它方法改善睡眠。
失眠持續超過3周,若不及時治療,很容易發展成慢性失眠癥,一定要趁早到醫院就診,此舉不但有助于改善睡眠癥狀,也能防止長期失眠可能導致焦慮癥、抑郁癥等多種疾病。
失眠的原因分析
1、軀體性原因包括各種疾病引起的疼痛,比如關節痛、肌肉痛,以及心慌、咳嗽、憋悶,皮膚病導致的瘙癢,高燒,腹脹,便秘和尿頻等軀體癥狀。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不安腿綜合征等也會導致睡眠障礙。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是由于鼻、咽喉部結構異常導致上呼吸道縮窄,使睡眠時上呼吸道狹窄或者阻塞而出現鼾聲和呼吸暫停)常見于成人,亦發生于兒童。胸部、背部、頸部、腦部基底處的畸形,均是此癥的病因;而肥胖是引起睡眠呼吸暫停的主要因素。不安腿綜合征病入睡眠會感到雙腿蟲爬感,從而影響睡眠。此外,內分泌問題、甲狀腺功能不足、肢端肥大(一種罕見的生長疾病)、低血糖癥、氣喘、更年期綜合征等,均會影響睡眠。心血管神經官能癥是以心血管功能紊亂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引起心慌、胸悶、呼吸不暢、心前區疼痛、頭暈、周身不適、情緒易激動等,還可以出現神經系統癥狀如失眠,這是交感神經張力過高,自主神經平衡失調所致。
2、生理性原因如時差的改變,車、船、飛機上睡眠環境的變化,臥室內強光、噪音、異味,室溫過高或過低,室內空氣太干燥等,都可以影響睡眠質量而引起失眠。
3、心理性原因焦慮和抑郁、神經衰弱等常伴發失眠,但焦慮以入睡困難為主,抑郁以凌晨早醒為主。緊張、思慮、悲喜、持續強烈的精神創傷等也是引起失眠常見病因。多數患者因為工作壓力大,過于疲憊和思慮過多而阻礙良好的睡眠。患者由于過分地關注自身睡眠問題反而不能保證正常的睡眠,會產生軀體緊張和習慣性阻睡聯想,后者在發病中起主導作用,這兩種因素互為強化干擾睡眠,時間越長患者關注程度越強。
4、精神性原因精神分裂癥、反應性精神病等精神疾病常伴有失眠。
5、藥物性原因有些失眠純粹是由藥物引起的,即藥源性失眠。能引起失眠的藥物,常見的有平喘藥、安定藥、利尿藥、強心藥、降壓藥、對胃有刺激的藥物以及中樞興奮藥(如苯丙胺、利他林等)。藥物使用不當、濫用酒精或麻醉品也會引發失眠。另外,長期服用安眠藥一旦戒斷也會出現戒斷癥狀,比如睡眠淺、噩夢多等。
6、人為因素包括睡前過食暴飲、消化不良、喝濃茶、過量的咖啡因攝入、過久地看書以及不定時睡眠等。另外,父母不科學地強迫兒童就寢,使兒童應就寢時故意拖延或拒絕上床,引起入睡延遲。只有采取訓斥、威嚇或毆打等強制措施才能使之較快入睡,以致不用強制手段便不能入睡,這就是強制入睡性睡眠障礙。有些入睡需要不恰當條件或環境誘導的情況,會直接影響睡眠。如6個月以上嬰兒或兒童入睡時需喂奶或吸吮奶嘴、拍背或搖動,成人入睡時需開著電視機、收音機或電燈,否則會入睡困難,醒來后這些條件不復存在則出現再入睡困難。
(責任編輯:梁綺賢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睡眠也有黃金時間段,如何科學規劃作息表
2024-09-10老人睡不著怎么辦
2024-09-06怎么治頑固失眠?教你如何一覺睡到天亮
2024-08-21怎么解決吃減肥藥失眠
2024-08-19治療失眠的藥物都有哪些
2024-08-15老年人失眠怎么治:成因、非藥物療法與綜合調理
2024-08-02調理失眠多夢,這些方法值得一試
2024-07-21缺鈣會引起失眠嗎?揭秘缺鈣對睡眠的潛在影響
2024-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