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不僅僅是睡眠問題 盤點失眠6大心理因素
失眠是影響人類生活最大的健康問題之一,全世界約有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會受遭受各種睡眠障礙的折磨,并感受著由此帶來的一系列痛苦。國外的研究資料表明,約有4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失眠,與催眠有關的鎮靜藥物的處方量始終占據著各類藥物處方量的榜首。國內臨床初步的調查資料顯示,普通內科門診中至少有四分之一的患者存在著各種睡眠問題,在心理衛生專科和精神科門診的初診患者中有失眠的占90%以上。并且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女性多于男性。
失眠僅僅是睡眠問題嗎?
答案是否定的。近年來國內外的臨床研究表明,多數失眠與心理或生理疾病密切有關,失眠既可能是某些心理或生理疾病的癥狀之一,也可能是一些心理或生理疾病所致結果的一部分。引起失眠的心理疾病多見于有抑郁癥、焦慮癥、強迫癥、恐怖癥、神經衰弱和精神分裂癥等,導致失眠的軀體疾病多見于呼吸、心血管、神經、內分泌疾病及藥物使用等。
在對近年來失眠患者的診療過程中發現,臨床遇到的一些治療困難的頑固性失眠患者往往不是單純性的失眠患者,不少人可能存在器質性因素。
據統計全世界6億失眠者中有1億5千萬都是由于不舒適的枕頭造成的。所以挑選適合的枕頭非常重要,這與我們的健康緊密相關。
從臨床來看,由生理因素、疾病因素、藥物因素及飲食因素所致者的病例數遠遠少于由心理因素所致病的病例數。歸納總結,目前有6類導致失眠的心理原因是為心理學界所公認的:
怕失眠心理:許多失眠者晚上一上床就擔心睡不著,或是盡力讓自己快入睡,結果適得其反。人的大腦皮層的高級神經活動有興奮與抑制兩個過程。白天腦細胞處于興奮狀態,工作一天后就需要休整,進入抑制狀態而睡眠。待休整一夜后,又自然轉為清醒。大腦皮層的興奮與抑制相互協調,交替形成周而復始的睡眠節律。“怕失眠,想入睡”,本意是想睡,但“怕失眠,想入睡”本身是腦細胞的興奮過程,因此越怕失眠,越想入睡,腦細胞就越興奮,故而更容易失眠。
夢有害心理:不能正確看待夢,認為夢是睡眠不佳的表現,對人體有害,甚至誤認為多夢就是失眠。這些錯誤觀念往往使人焦慮,擔心入睡后會做夢。這種“警戒”心理,往往影響睡眠質量。其實,科學已證明,每個人都會做夢,做夢不僅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而且是大腦的一種工作方式。在夢中重演白天的經歷,有助于記憶,并把無用的信息清理掉。夢本身對人體并無害處,有害的是認為“做夢有害”的想法,使自己產生了心理負擔。
自責心理:有些人因為一次過失后,感到內疚自責,在腦子里重演過失事件,并懊悔自己當初沒有妥善處理。白天由于事情多,自責懊悔情緒稍輕,到夜晚則“徘徊”在自責、懊悔的幻想與興奮中,久久難眠。
期待心理:擔心睡過頭誤事,因而常出現早醒。比如一位“三班倒”的網站管理員,由于上大夜班(夜里12時上班),常于晚7時睡覺。他因害怕遲到睡得不踏實,常常睡上1~2個小時就被驚醒,久之便成了早醒患者。也有的人在晉升、職稱評定、分房結果快要公布前,處于期待興奮狀態,難以入睡。
童年創傷心理的再現:有的人由于童年時受到喪失父母、恐嚇、重罰等創傷而感到害怕,出現了怕黑夜不能入睡的現象。但成年期后,由于受到某種類似兒童時期的創傷性刺激,就會使被壓抑在潛意識的童年創傷性心理反應再現,重演童年時期的失眠現象。
手足無措心理:有的人受到突發事件刺激后,不能做出正確的反應,手足無措,以致晚上睡覺時也瞻前顧后,左思右想,始終處于進退維谷、舉棋不定的焦急興奮狀態。
(責任編輯:吳潔媚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睡眠也有黃金時間段,如何科學規劃作息表
2024-09-10老人睡不著怎么辦
2024-09-06怎么治頑固失眠?教你如何一覺睡到天亮
2024-08-21怎么解決吃減肥藥失眠
2024-08-19治療失眠的藥物都有哪些
2024-08-15老年人失眠怎么治:成因、非藥物療法與綜合調理
2024-08-02調理失眠多夢,這些方法值得一試
2024-07-21缺鈣會引起失眠嗎?揭秘缺鈣對睡眠的潛在影響
2024-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