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腫就是腎臟病嗎?腎病水腫的三種治療方法
因腎病就診的患者中,最多見的癥狀就是水腫和腰痛,除此之外,無論何處水腫,分診處可能首次分診都會將患者分到腎臟科,這都說明了腎病所引起的水腫十分多見的問題。但水腫就一定是腎臟病嗎?真正的腎病水腫又要怎么治療?我們不妨來看一看。
腎源性的水腫
腎臟病引起水腫通常為兩類。一類是腎炎性水腫,蛋白尿不是很多,眼瞼和面部出現非凹陷性水腫。另一類是腎病性水腫,全身以下肢為主的凹陷性水腫,大量蛋白尿。
還有一類腎病的水腫是在使用了糖皮質激素后發生的,面部圓潤、四肢腫脹,有時看到腎病指標逐漸好轉,而水腫并未隨之消退,特別是一些原本水腫不重的患者,治療后水腫加重了,會質疑治療的效果,其實這是糖皮質激素的水鈉潴留作用,當激素減量,癥狀自然好轉。
腎臟病所引起的水腫通常不會無緣無故的消失,不治療還會逐漸加重,首先發生在組織松弛部位,如眼瞼,面部,晨起明顯,逐步發展至足踝、下肢。嚴重時波及全身,水腫質地軟而易移動,可為凹陷性也可為非凹陷性,常常伴有其他腎病表現,如高血壓、蛋白尿、血尿以及腎功能損害,臨床檢查很容易判斷。
腎病水腫的治療方法
1、利尿劑利尿消腫
對于腎病水腫來說,主要是袢利尿劑包括呋塞米、布美他尼和拖拉塞米,應用此藥時注意防止出現低鈉血癥、低鉀血癥和低氯血癥性堿中毒的發生。
2、滲透性利尿
通過一過性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可使組織中水分回吸收入血,此外它們又經過腎小球濾過,造成腎小管內高滲狀態,減少水鈉的重吸收而利尿。通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漿靜脈點滴,隔日一次,隨后加用袢利尿劑可增強利尿效果。但對于尿量每日小于400ml的,應慎用,可誘發滲透性腎病,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
3、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
血漿或血漿白蛋白等靜脈輸注均可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促進組織中水分回吸收并利尿,輸注蛋白后再用利尿劑效果會更好。由于輸入的白蛋白均將于24~48小時內由尿內排出,可引起腎小球內高濾過及腎小管高代謝,造成腎小球臟層上皮細胞及腎小管上皮細胞損傷、促進腎間質纖維化。因此,應嚴格掌握適應癥,對嚴重低白蛋白血癥、高度浮腫而又少尿的患者,在必須利尿情況下可考慮使用。
對腎病水腫的利尿原則是不宜過快、過猛,以免造成有效血容量不足、加重血液高黏傾向,誘發血栓、栓塞并發癥。
(責任編輯:區梓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孩子腎積水該如何應對
2024-10-21皮膚膿皰疹是否會引發小兒腎炎?
2024-10-21頭孢克肟顆粒的作用是什么
2024-10-21如何判斷是否得了腎炎?
2024-10-21如何判斷尿檢結果是否正常
2024-10-21小男孩尿檢報告異常,情況嚴重嗎?
2024-10-21小兒腎炎能否被完全治愈?
2024-10-21如何進行腎內科的網上掛號
2024-10-21
熱門文章
什么是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主要有哪些癥狀?
2024-10-23什么是高血壓腎病?高血壓腎病什么癥狀?
2024-10-23腎虛吃什么藥好得快
2024-10-22高血壓腎病如何區分良惡性?高血壓腎病患者的預期壽命是多長?
2024-10-22糖尿病腎病該怎么治療
2024-10-18糖尿病腎病有哪些常見癥狀?
2024-10-17腎陰虛證的常見癥狀與識別方法
2024-10-14老人罹患腎囊腫合并多種基礎病 單孔腹腔鏡技術實現“微創”切除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