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超5年要查腎功能 糖尿病腎病怎么預防
糖尿病腎病常發生在中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身上,病程多在10年以上,男性患病幾率要高于女性,20-30%的糖尿病人都有發生糖尿病腎病的可能。發生了其他并發癥,如視網膜病變、 心腦血管等的人也容易并發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腎病的常見四個病因
1、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受遺傳因素的影響,也是糖尿病腎病常見病因之一。一些長期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中也會出現腎臟病變,而且患者不同個體間系膜細胞GLUT1菜單達及調控上的差異也會導致患者易患腎臟損害。
2、腎血流動力學異常:糖尿病腎病的主要原因重點是表現在腎血流動力學異常。這里所講的腎血流動力學異常包括:腎小球基膜Ⅳ型膠原信使糖核酸增高;壓力的增高;高血糖的影響等等。
3、高血糖癥的損害:研究證明,高血糖也與糖尿病腎病的發生有著密切的聯系。如果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將可能會加速該病病癥的發生發展;與之相反的是,良好的血糖控制將會明顯的延緩該病病情的發生發展
4、受高血壓的影響:糖尿病腎病的發生與高血壓雖沒有直接關聯,但原有病程中至微量白蛋白尿期時或高血壓的血壓升高后確能加速糖尿病腎病的病情進展,使腎臟功能進一步惡化加重患者尿白蛋白的排泄。 “RG-循經透腎復元療法”根據祖國傳統中醫學之精髓,以中醫“明確病癥,審因論治”理論為基礎,與現代醫學相結合,采用“外透內疏”之法,即“一透二復三重建”,三個步驟通過三個不同階段達到對腎臟的內外同施,并行不悖,相輔相成,通經絡,疏血瘀、理正氣、復腎元,直至徹底治愈腎臟頑疾。
在美國,糖尿病腎病是導致腎衰和終末期腎病的重要原因,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都有可能患病。如果血糖控制不良,患糖尿病腎病的風險就會增加。另外,高血壓、高血脂也是糖尿病腎病的危險因素,高血壓還會加重病情。
糖尿病腎病的早期預防十分重要,常見的預防措施有以下幾點:
1、所有的糖尿病人病程超過5年以上者,要經常查腎功能,尿蛋白定性,24小時尿蛋白定量,并注意測量血壓,做眼底檢查。
2、有條件時,應做尿微量蛋白測定和β2-微球蛋白測定,以早期發現糖尿病性腎病,如果尿微量白蛋白增加,要3~6個月內連測3次以確定是否為持續性微量白蛋白尿。
3、如果確定為微量白蛋白增加,并能排除其他引起其增加的因素,如泌尿系感染,運動,原發性高血壓者,應高度警惕,并注意努力控制血糖,使之盡可能接近正常,若血壓>18.7/12kPa,就應積極降壓,使血壓維持在正常范圍,同時,還應強調低鹽,低蛋白飲食,以優質蛋白為佳。
糖尿病腎病飲食注意須知
適當限制鉀和蛋白質的攝入
因為糖尿病腎病極易出現酸中毒和高鉀血癥,一旦出現,將誘發心律紊亂和肝昏迷,所以,應節制含鉀飲料、含鉀水果的攝入c蛋白質應控制在每天每公斤體重0.6-0.8克,且以易消化的魚類、瘦肉為佳,因為植物蛋白不易吸收,會增加腎臟負擔。另外,蛋白質中含鉀較高,控制蛋白質攝人在一定程度上也利于限鉀。
攝入充足維生素、微量元素
特別是維生素B、維生素C 和鋅、鈣、鐵等,可對腎臟起保護作用。金維康中微量元素種類多,比例適當,服用方便,每日一片即可。維生素E可用至每日 11國際單位,維生素C每日0.3 克,它們的量稍大一些也無妨。
血糖控制至失重要
血糖持續升高,會誘發脂肪膽固醇代謝障礙,促進腎小球。腎毛細血管內膜增厚硬化變性,使其喪失正常功能。控制血糖的關鍵一是嚴格限制熱量攝人,二是堅持服用降糖藥物,王是避免情緒激動、感染等可以引起血糖波動的各種因素。
食鹽攝入應有限制
為了保護腎臟,減輕其工作負荷,糖尿病人菜肴應盡可能味淡一些,食鹽攝入量應在每天7 克以內,嚴重腎衰時還應限制攝入水量。
適當控制蛋白質的攝入量。多數人不主張過早控制蛋白質攝入量,認為血中肌酐在4mg/dl以下時,每天蛋白質攝入量可和正常人一樣,高于4mg/dl是在適量控制。并應以動物蛋白代替植物蛋白。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腎病嚴重,中成藥補腎能否一起使用?
2024-10-24服用腎寶片期間抽煙是否有影響?
2024-10-24購買補腎類藥品價格越高效果越好嗎?
2024-10-24七葉皂苷鈉片有無副作用,腎炎患者能否
2024-10-24服用腎寶片期間能否喝毛冬青泡的水
2024-10-24請問哪里能買到匯仁腎寶口服液?
2024-10-24血小板凝集率增高應如何應對
2024-10-24慢性腎炎患者服用黃芪顆粒效果如何?
2024-10-24
熱門文章
什么是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主要有哪些癥狀?
2024-10-23什么是高血壓腎病?高血壓腎病什么癥狀?
2024-10-23腎虛吃什么藥好得快
2024-10-22高血壓腎病如何區分良惡性?高血壓腎病患者的預期壽命是多長?
2024-10-22糖尿病腎病該怎么治療
2024-10-18糖尿病腎病有哪些常見癥狀?
2024-10-17腎陰虛證的常見癥狀與識別方法
2024-10-14老人罹患腎囊腫合并多種基礎病 單孔腹腔鏡技術實現“微創”切除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