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間質性腎炎有哪些癥狀 如何治療慢性間質性腎炎
慢性間質性腎炎是一臨床病理綜合征,其原發過程累及腎間質及有關結構,隨著時間推移,引起一系列具有特征性的功能異常。若伴有間質炎癥,宜稱之為慢性間質性腎炎。通常病理變化只見萎縮、硬化或腫瘤浸潤,則宜稱之為間質性腎病(或腎小管間質性疾病)。
引起本病的病因很多,若為感染所致,多好發于中青年女性,藥物性發病者與服藥(尤其鎮痛藥)史有關,地區差異可能與種族、氣候、飲食習慣等有關。預后與腎功能受損程度及高血壓程度有關。預后不良的威脅主要來自尿毒癥及高血壓。
本病早期多缺乏典型癥狀,中、晚期可出現下列癥狀和體征。
1、泌尿系統癥狀:夜尿、多尿或遺尿,或尿頻、尿急、尿痛,尿熱伴腰痛,或腰部或上腹部絞痛,肉眼血尿,尿中可見壞死組織排出。
2、消化道癥狀:口干,多飲,食欲減退,腹脹便秘,有藥疹者可出現惡心嘔吐。
3、循環系統癥狀:可出現各種心律失常,肢體濕冷,甚至心跳驟停。
4、神經系統癥狀:表情淡漠,嗜睡,嚴重者可出現神志不清,或煩躁不安,或抽搐,或肢體麻痹、軟癱等。
5、血液系統癥狀:貧血面容,口唇蒼白,指甲蒼白。
6、腰酸腰痛:大部分患者有腰酸或腰痛體征,呈持續性,輕重不一,嚴重者兩腎區右有明顯叩擊痛,當腎乳頭壞死時,可突然發生腎區或上腹部絞痛。
7、肌無力:部分患者有肌張力不同程度的減退四肢麻木,甚至軟癱。
慢性間質性腎炎的治療——阻斷腎臟纖維化,從病因著手治療!
第一步:針對腎臟纖維化啟動因素,即腎臟局部微循環障礙導致腎臟組織缺血缺氧這個源頭。通過擴張各級腎動脈、改善血管微循環障礙,改善缺血缺氧狀態,增加局部新陳代謝,加速受損腎小管上皮細胞、周圍血管平滑肌細胞、腎小球內皮細等腎固有細胞的修復。
第二步:對纖維化形成過程進行“滅活、逆轉、調亡、降解”的四大措施,對腎小管上皮細胞受損后直接或間接產生的炎性介質、細胞因子、生長因子等一系列致腎毒性因子的活性滅活,從而阻斷受損腎臟功能細胞繼續損傷,促使其受損固有細胞表型逆轉;另外,還要促進肌成纖維細胞凋亡,阻斷細胞外基質合成;
第三步:在阻斷腎臟纖維化同時,還修復受損腎臟組織的功能。腎小管重吸收功能被恢復,原尿中的蛋白就會正常重吸收,蛋白尿消失;濃縮功能恢復,尿量也會相應正常;腎小球同時受到損傷,那腎小球基底膜功能修復更為重要;如果發展到腎功能不全階段,那說明不可逆的腎臟纖維化瘢痕組織已開始形成,阻斷腎臟纖維治療更是迫不及待!
慢性間質性腎炎的中醫辯證分析
1、肝腎陰虛:治法:滋補肝腎。
方藥:用杞菊地黃湯加味(枸杞子、菊花、生地、山藥、山萸肉、丹皮、茯苓、澤瀉、杜仲、牛膝、桑寄生、當歸、赤芍)或大補元煎加減。
2、氣血兩虛:治法:益氣養血。
方藥:用八珍湯或十全大補丸。藥用黨參、白術、茯苓、甘草、生地、當歸、白芍、川芎、山萸肉、龍眼肉、陳皮、半夏、廣木香、砂仁。
3、 濕濁內阻:治法:偏濕熱用黃連溫膽湯加味(陳皮、半夏、茯苓、甘草、黃連、枳實、竹茹、白蔻仁、生大黃、生姜)、三仁湯;偏寒濕用胃苓湯、濕脾湯。
4、脾腎虧虛:治法:健脾補腎。
方藥:脾腎氣虛者,用五子衍宗丸加參芪;脾腎陽虛者,用無比山藥丸或腎氣丸加減;脾腎氣陰兩虛者,用參芪地黃湯加味(黨參、生黃芪、麥冬、五味子、生地、山藥、山萸肉、丹皮、茯苓、澤瀉、杜仲、牛膝、菟絲子)。
慢性間質性腎炎患者的診斷主要是依靠病理檢查,但是在臨床診斷時有疑問的時候可以進行早期東風惡腎臟穿刺。
慢性間質性腎炎應與下列疾病鑒別:
①慢性腎小球腎炎:高血壓水腫蛋白尿(以中到大分子量蛋白為主)血尿管型尿腎功能以腎小球損害為主出現也早于腎小管。
②繼發性腎小球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除系統改變外尚有腎小球受損表現。
③與其他原因特別是慢性腎炎致成尿毒癥鑒別關鍵在于病史鑒別的重要意義在于慢性間質性腎炎的尿毒癥是可防治的及時發現恰當處理可防止發生不可逆性尿毒癥。
(責任編輯:姚曉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腎病嚴重,中成藥補腎能否一起使用?
2024-10-24服用腎寶片期間抽煙是否有影響?
2024-10-24購買補腎類藥品價格越高效果越好嗎?
2024-10-24七葉皂苷鈉片有無副作用,腎炎患者能否
2024-10-24服用腎寶片期間能否喝毛冬青泡的水
2024-10-24請問哪里能買到匯仁腎寶口服液?
2024-10-24血小板凝集率增高應如何應對
2024-10-24慢性腎炎患者服用黃芪顆粒效果如何?
2024-10-24
熱門文章
什么是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主要有哪些癥狀?
2024-10-23什么是高血壓腎病?高血壓腎病什么癥狀?
2024-10-23腎虛吃什么藥好得快
2024-10-22高血壓腎病如何區分良惡性?高血壓腎病患者的預期壽命是多長?
2024-10-22糖尿病腎病該怎么治療
2024-10-18糖尿病腎病有哪些常見癥狀?
2024-10-17腎陰虛證的常見癥狀與識別方法
2024-10-14老人罹患腎囊腫合并多種基礎病 單孔腹腔鏡技術實現“微創”切除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