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如何與孩子談論性問題,下面一些觀點可供家長參考。
(1) 教給正確的名稱
要盡可能地教給孩子身體各部位的正確名稱,如陰莖、外陰等。這將有利于你與孩子更精確和方便地交流性方面的問題。身體上各部位的正確名稱也有助于你向孩子解說什么是性侵犯。孩子也可以清楚地向你敘說是否有性侵犯發生。
(2) 不要等待發問
有時家長感覺孩子總也不問問題。其實,有時也沒必要等到孩子發問才開始談論。父母可利用身邊或社會上發生的事件與孩子一起進行討論。向孩子闡述自己對一些問題的看法,和為避免一些問題的發生,應該采取的預防方法,以及事件發生之后,應該采取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3) 當你不知道的時候要承認它
有時面對孩子提出的問題,不知道該怎么回答,或根本就不知道。這沒有關系。向孩子承認自己不知道。好的辦法是與孩子一起查資料,去尋找答案。通過這件事也可使你在孩子面前樹立一種誠實、為孩子解決問題的榜樣。
(4) 你做的和你說的一樣重要
父母應注意孩子從大人身上得到的非語言信息。如夫妻之間的相互尊重、忠誠、共同承擔家務、尊老愛幼、助人為樂、文明禮貌、對工作認真負責、誠實守信等等都會通過父母的行為傳遞給孩子。
(5) 尊重你的孩子
以下討論三個重要的影響因素,這些因素將影響你的孩子如何處理青少年及以后成人的性問題。這三個因素是:自尊、隱私和如何做出決定。
幫助孩子建立自尊
自尊是正向的自我觀念,是一種對自己的尊重和喜歡自己。良好的自尊是心理健康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表揚和支持可促使兒童建立自尊,一味地批評不利于兒童建立自尊。
父母在幫助兒童建立自尊方面似乎有著自然的能力,你看,當孩子最開始試圖說話或學習走路的時候父母給孩子以極大的鼓勵。孩子的自信、自尊需要來自家長的鼓勵,而且這種需要一直持續到青春期。
國外有研究表明,自尊心強、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自己是值得受尊重的青少年與其他青少年相比極少有與性有關的問題。自尊心強的青少年開始性行為的年齡晚,一直到比較成熟的年齡才開始。因此,應注重培養孩子健康的自尊心,這也是使他走向成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
尊重孩子的隱私
隱私的概念應該從開始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時起就灌輸給他。一個學步的小孩當他被告訴某些東西是別人的不能動時,他就有了某種最初的拒絕的概念。告訴孩子,生殖器是人的隱私部位,在沒有得到我們自己允許的情況下其他人無權看或摸這個部位。告訴孩子不要摸其他人的生殖器。
當告訴孩子大人需要隱私的時候,同時也要給予他們隱私的權力,這一點非常重要。這意味著盡可能早的尊重孩子的隱私愿望,當他們長大時就應完全尊重他們的隱私。這就是說,當孩子上學的時候不要搜查他們的房間,不要偷看他們的日記和信件,不要背地里監視他們。允許孩子有他們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在與孩子討論某些問題時要注意聽,不要過多評論,讓孩子覺得,父母愿意傾聽他們的想法,可以與父母平等對話。這樣孩子有什么事情也愿意和你說。父母一樣可把自己的價值觀、判斷是非的標準清楚地告訴給孩子。
幫助孩子學習如何做決定
發展孩子做決定和自我判斷的能力也是性教育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我們的孩子做出的有關性的決定,多數情況下是自己私下里做出的,也就是說都是我們不在場沒有指導他們的情況下做出的。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遇到的情況和做出的決定也會變得更加復雜。父母要教孩子做決定的技能,告訴孩子有關信息、價值觀、自信,怎樣去做會有最好的結果,并盡可能早的讓他們有自己練習做決定技能的機會。在學習做決定的過程中,增加他們的責任感。支持孩子做出決定并尊重他們的選擇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青春期前或青春期多數孩子將面臨著與性有關的情境,不得不做出他們的決定,他可能需要知道什么是一個安全的約會或社會郊游,什么情境潛伏著性侵犯的危險。對一些情境如何做出較好的決定將部分取決于他們在兒童早期發展起來的技能和信心。
兒童性教育必須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
孩子是天真無邪的,對于性別的差異當然也會有很多怪異的想法和求解欲,這往往也是許多家長和老師較為困惑而無從解答的問題。在中國傳統的教育理念中,似乎性是個禁錮的東西,別說兒童,就是成年人過多談及性的問題也會被人看成異類。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于性的看法和神秘感也逐漸開放起來,那么,在當下物質和精神這兩個文明都快速發展的中國,我們該如何去面對這個長期困擾我們的話題呢?特別是在兒童性教育方面,應該從何入手,我想這是我們所有家長、學校、社會必須面對,也不可回避的問題。
正如一位教育學者所言:“有史以來,教育所追求的目標都是雙重的,一是幫助青年人開啟智慧,二是幫助他們發展良好的品性。”重視學生的人格養成,這是自古以來教育之根本,一個健康的人格應該包括對性的正確認識。幸運的是,我們發現目前越來越多的幼兒園不再回避兒童“性教育”,而是嘗試做一些探索、交流,幫助家長解決煩惱問題,這些探索將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特別是人格的養成。
受傳統文化的熏陶,中國人對于性問題大都不愿去涉及,更別說對孩子的教育了。其實,我們應該要重視這個問題,特別是作為家長,孩子對于性的懵懂不知,有時候會導致孩子對性了解的欲望,特別是不正確的性觀念,更會讓孩子在成長的路途中面臨很多困惑,甚至在青春期發生一些意外,這是我們整個社會所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針對孩子的不同成長期,我們的家長、學校都應該有針對性地灌輸、普及相應的性知識教育,從性別教育開始,到男女的性差別甚至將來成人后的性愛教育,這些都是引導孩子正確看待性、理解性、用好性的關鍵。
而我們的教育部門在修繕兒童發展指南時,必須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敢于沖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在兒童性別教育、性導向等方面進行大膽地探索和改革,從教育方式方法、家長互動、教學內容入手,讓孩子擁有一個正確的、健康的性別觀。
兒童性心理和性教育一樣重要
一個10歲男孩,正在上小學4年級,他給班里的女生寫了好幾封情書。孩子的父母既恨孩子小小年紀就干這種事情,又擔心孩子思想上有負擔。
孩子父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必大驚小怪。在我們的傳統思維里,一直有這樣一個觀念:兒童無性,毫無邪念。這個觀念是非常錯誤的,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有的兒童有一些怪異的習慣,他(她)們總喜歡用自己的陰部與床頭或別的類似物體摩擦,隨后臉色漲紅、眼光發直。這里涉及到一個如何看待兒童性欲的問題。
從狹義的觀點看,人類以傳宗接代為目的的性欲是青春期之后才出現的。然而,我們不應忘記心理是連續的。因此,在兒童身上,我們偶爾能看到一些與性有關的活動。據國外的一項研究,大約有一半的成年人都報告說自己曾在童年時期從事過某種形式的性游戲。但兒童的性游戲從本質上說不同于成年人的性欲,兒童可能接受外界的性信息或性刺激,而并沒有在內心中理解它和意識到它。
對兒子進行性教育的責任,則非父親莫屬。教育心理學家認為,對男孩的性教育越早越好,越真實越好。但這種教育是以愛的教育為前提的,男孩子首先是“孩子”,他們也需要肌膚之親,特別是來自爸爸的摟抱和撫摸。這種充滿溫情的觸摸,會有助于他們從小享有安全感,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建立真摯的感情聯系,學會表達自己的情感,學會以尊重為前提去愛別人。
可是很遺憾,由于傳統觀念使然,目前我們的社會特別缺少這些,特別是父子之間缺乏這樣的親情。我們的家庭中,父親往往是最忙碌的一員,在對子女的精神撫慰上付出很少,而孩子對此是十分敏感的。
所謂“性教育”并不是講解性技巧的教育。回答孩子的問題時,可以先問一下孩子,為什么會提出這個問題?明確了孩子究竟要知道怎樣的性信息,就可以盡力去回答了。父母在平時需要事先閱讀有關書籍,必要時也可以推薦給孩子看,這比自己談更有效。
我們承認并正視兒童的性游戲和性活動,但是我們也不能夸大和歪曲兒童的性心理。在青春期之前,很少有兒童主動從事性活動,即使有,也絕少與性滿足直接有關,兒童大都在性游戲中達到非性欲的目的,如娛樂和交友等。因此,應當正確、審慎地看待兒童的偶爾的性活動,既不能視而不見,又不能過分夸大,要相信兒童,立足于教育,幫助兒童順利發育成長。
總之,現在的孩子由于營養好,身體發育較快,又加上外界(如傳媒)的影響,心理發育也會提前,對兩性有了一些模模糊糊的認識。碰到這種事情,老師、父母不要大驚小怪,操之過急,而要找孩子問問清楚,冷靜處理,引導教育為上上策。
(責任編輯:方毅 )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