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艾滋病是怎樣傳播的?艾滋病傳播途徑有性接觸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
艾滋病醫學全名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類免疫缺陷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而引起的一種傳染性疾病。HIV入人體后破壞人體的免疫功能,繼而發生一系列不易治愈的機會性感染和腫瘤,最后導致患者死亡。該病發生在不同的個體常表現出不同的臨床癥狀和體征。HIV所造成的免疫缺陷與其他疾病或藥物副作用引起的免疫缺陷不同,由于它是經不同的途徑在人與人之間傳播,所以稱之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
HIV是一種逆轉錄病毒,它具有極強的迅速變異能力,這一特征不僅使人體的免疫系統難以抵御其侵害,而且給特效治療藥物和預防用疫苗的研制帶來困難。HIV直接侵犯人體的免疫系統,破壞人體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它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體液(如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等)及多種器官中,它可通過含HIV的體液交換或器官移植而傳播。HIV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弱,高溫、干燥和一般常用消毒劑均可殺滅HIV。
體內有HIV,但未出現AIDS臨床癥狀和體征的人稱為HIV感染者。當人體的免疫系統受到HIV嚴重破壞,機體發生各種機會性感染和腫瘤,便發展成為AIDS病人。人體感染HIV后,部分感染者能生存很長時間,故有學者提出長期存活者的概念。其基本條件為:HIV感染后12年仍存活;機體免疫功能尚好,CD4細胞維持在一定水平;無明顯AIDS臨床癥狀。
人體感染HIV后,一般需要2-12周,平均45天左右血液中才可檢測到HIV抗體。因為從感染HIV到機體產生抗體的這一段時間檢測不到HIV抗體,故稱之為窗口期。在窗口期雖測不到HIV抗體,但體內已有HIV,因此窗口期同樣具有傳染性。人體感染HIV后需經過0.5~20年,平均7~10年的時間才能發展為AIDS病人,這段時間稱為潛伏期。處于潛伏期的HIV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臟器中含有HIV,具有傳染性。
艾滋病三大傳播途徑
1、性傳播:同性之間的傳染,異性之間的傳染。
2、血液傳播:人工輸入含艾滋病毒血液的感染;未消毒的針頭及注射器的艾滋病毒感染;共用其他醫療器械或生活用具(如與感染者共用牙刷、剃刀)也可能經破損處造成艾滋病毒傳染。
3、母嬰傳播:也稱圍產期傳播,即感染了艾滋病毒的母親在產前、分娩過程中及產后不久將艾滋病毒傳染給了胎兒或嬰兒。可通過胎盤、分娩時通過產道、哺乳傳染艾滋病毒。
預防艾滋病的六大建議
艾滋病目前在中國處于聚集流行階段,面臨著向廣泛流行階段發展的潛在威脅,但是現在仍然有預防艾滋病蔓延的機會。要加大防控力度,下面轉接對預防艾滋病有六大建議。
1、加強監測力度,增加艾滋病監測哨點的數量
目前全國監測哨點僅有一百五十八個,嚴重不足,與監測工作需要相差甚遠。
2、盡早加大艾滋病的預防投入
研究結果顯示,早期投入預防比后期投入治療經濟有效,及早采取行動的方案和滯后采取行動的方案,比保持現狀的方案,十年間可分別減少感染者一千萬人和六百九十萬人;減少總的經濟損失分別為一百七十五億元和八十一億元人民幣。
3、避免爭論,克服阻力,盡快開展干預活動
推進社會和政府改進與防治工作沖突的有關政策法規,高度重視對性亂人群、靜脈吸毒人群、同性戀人群與流動人口進行的預防干預。
4、盡快開展對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醫療救治和生活救助
大幅度降低治療藥品和檢測試劑的價格,對欠發達地區和貧困患者給予藥品和檢驗費補助,對生活困難的感染者和病人給予經濟救助。
5、多渠道、多方式開展預防艾滋病的大眾宣傳教育
擴大民眾獲取艾滋病知識的渠道,及時公布各地疫情,提供預防艾滋病的衛生服務。
6、盡快建立起適合中國國情的防治艾滋病措施監督體系
必須將其納入綜合治理內容和各有關部門的議事日程,成立由多部門參加的國家級監督領導小組,考核各地的執行情況。
(責任編輯:方毅 )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