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隨著城市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很多農村的年輕父母都不斷的涌向工業城市,而小孩就留守在家里。等到了上學的年齡后,針對留守兒童的性教育在當今社會都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由于父母長期在外務工,留守小學生家庭教育缺失。是當代中國社會遇到普遍性問題據有關調查顯示57.2%的留守小學生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小學生是父母同時外出。留守小學生中的79.7%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撫養,13%的孩子被托付給親戚、朋友,7.3%為不確定或無人監護。這使得留守小學生家庭教育缺失,在接受到家庭性教育方面幾乎為空白。
一、簡而言之,加強對留守小學生的性教育
首選要改變整個社會“羞澀”的傳統觀念,同時還要認識到早期的性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體現在小學生時期,而且還體現在人的整個一生之中。在這里我們需要強調的是怎么讓父母、學校和社會扭成一股繩,勁往一塊使。而不是任何一方互相推讓,任何一方的讓步都會影響到農村留守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因此父母、學校和社會的合作共識是農村教育發展的關鍵,三方有效溝通和配合才能讓更多優質資源轉移到農村教育發展上來。多關心留守小學生的思想和學習狀況,是解決農村留守小學生性教育缺失的根本所在。以上是有關小學生性教育的潛在的幾種亂象,還有待加強,望廣大加重引起重視。
二、心理健康成留守小學生最大問題
而性教育的缺失不利于孩子性別角色的發展。不利于孩子的智力發展。不利于孩子個性品質的塑造。這使得使得整個社會在追求農村硬性教育設施的完善的同時,也要加強對留守小學生的心理教育。而性教育又是一個不可繞過和忽略的心理問題。
杜絕孩子被侵害,教孩子什么是“性侵”很重要
1、性教育從兩歲始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幫助孩子樹立起性別意識,讓他們知道男女有別。
性教育可以從兩歲開始,爸媽同孩子一起洗澡的時候,就是教孩子分辨男女和怎樣保護自己的最佳時間。比如, 就是告訴孩子,這些器官是女寶寶的,那些器官是男寶寶的,不能亂碰別人,也不能讓別人碰這些隱私部位。“我一般建議家長跟女寶寶說,你有一個小妹妹,這個小妹妹好脆弱,需要你的保護。”
2、讓孩子了解身體
家長要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身體。有些家長會覺得不好意思,說得含含糊糊。“其實,這種關鍵部位不僅要讓孩子有正確認識,還要告訴他們,這些地方除了爸爸媽媽幫你洗澡時以及醫生檢查時,其他任何人不能看、不能碰。”郭嘉說。
還要告訴孩子,只要涉及到身體的隱秘部位,大人、老師的話不是都對的,老師的要求不是非要完全要聽。
3、告之孩子什么是不恰當的觸摸
家長平時要與孩子討論不同種類的觸摸的區別,讓孩子區分清楚什么是好的觸摸,什么是不恰當或有害的觸摸,還有哪些觸摸不知道是好還是壞的。
好的觸摸是孩子喜歡的,如父母親的擁抱,朋友的手拉手;不恰當(或有害的)觸摸是兒童想停止的觸摸,如打、拍、踢或觸摸兒童的隱私部位;不知道是好還是壞的觸摸,是讓孩子感到迷惑或不舒服的觸摸。教育孩子,遇到讓自己不舒服的觸摸時,要迅速離開,跑向人多的地方。
4、要坦蕩地說性
家長告訴孩子防范**的知識時,郭嘉醫師建議家長盡量用科學的語言告訴孩子一些常識,不要用含糊的,遮遮掩掩欲語還休,這樣孩子才會很自然地接受知識,才會有坦蕩的心態而不會有羞恥感,也不會覺得這個話題不可言說。
(責任編輯:詹遠 )
近年來的兒童性侵犯的案件不絕于耳,也讓社會各界提高了對兒童性侵害的關注。孩子是嬌嫩的花朵,更是父母的心頭寶,我們應傾盡所能不讓孩子受到侵……詳細>>
一名13歲小學剛畢業不久的女生王某,在網上結識了比自己大5歲的“哥哥”楊某,2人相約見面后,不料“哥哥”竟稱喜歡她,并不顧哀求反抗強行奪……詳細>>
“我沒事了……”粵西9歲女童小花(化名)坐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婦科病床上,把臉埋在大玩偶里,怯怯地說。難以想像的是,過去的4年,由于多次……詳細>>
在強奸案中,侵害對象主要是25歲以下的女性,而14歲以下的幼女亦占相當比例,所以教育孩子注意性保護已刻不容緩。詳細>>
近日媒體報道一個5歲小女孩兒疑遭13歲男孩兒性侵的新聞,女孩下身粘膜充血水腫,心理造成不良影響,夢里經常被嚇醒。 該類新聞不在少數,暴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