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動脈性肢體缺血性壞疽是由于動脈供血不足導致肢體組織缺血、缺氧,進而發生壞死的嚴重疾病,常由動脈硬化、血栓形成、栓塞、血管炎等引起,表現為肢體疼痛、麻木、皮膚變色、潰瘍等。 1.病因:動脈硬化是常見原因,多因脂質沉積、血管壁增厚硬化;血栓形成可阻塞動脈;栓塞如血栓、脂肪栓子等可突然堵塞血管;血管炎會導致血管炎癥損傷。 2.癥狀:早期肢體發涼、怕冷,逐漸出現間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離后下肢疼痛;病情進展會出現靜息痛,持續疼痛難以緩解;皮膚蒼白、發紺,出現潰瘍、壞疽。 3.診斷:通過臨床癥狀、體征,結合血管超聲、CT 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等檢查確診。 4.治療:一般治療包括戒煙、保暖、適度運動;藥物治療常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等抗血小板聚集藥物,以及他汀類降脂藥;嚴重者需手術治療,如血管旁路移植術、介入治療等。 5.預后:早期治療預后較好,若病情嚴重,可能導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動脈性肢體缺血性壞疽危害較大,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采取有效治療措施,以改善預后。
2024-10-08 19:4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動脈性肢體缺血性壞疽是指肢體由于心源性栓子或是動脈硬化引起栓塞,如未能及時診斷和治療,最終將因喪失血運而發生干性壞疽或合并感染而導致濕性壞疽。
2024-10-08 22: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