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動脈性肢體缺血性壞疽是由于多種原因導致肢體動脈供血不足,引起組織缺血、缺氧,最終發生壞疽。常見原因包括動脈粥樣硬化、栓塞、血栓形成、血管炎、外傷等。 1.動脈粥樣硬化:這是最常見的原因。動脈壁內脂質沉積,形成斑塊,使動脈管腔狹窄甚至閉塞,影響肢體血液供應。 2.栓塞:如血栓、脂肪栓、空氣栓等突然阻塞動脈,導致肢體急性缺血。 3.血栓形成:在動脈損傷、血流緩慢等情況下,血液容易在動脈內形成血栓。 4.血管炎: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感染等引起血管炎癥,破壞血管壁,影響血流。 5.外傷:直接損傷動脈,導致血管破裂或阻塞。 總之,動脈性肢體缺血性壞疽是一種嚴重的疾病,一旦發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以避免病情進一步惡化。
2024-10-08 19:3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動脈性肢體缺血性壞疽是指肢體由于心源性栓子或是動脈硬化引起栓塞,如未能及時診斷和治療,最終將因喪失血運而發生干性壞疽或合并感染而導致濕性壞疽。
2024-10-09 0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