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潤 主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外科研究所
-
非血管性顱內疾病引起的頭痛的治療:.顱內壓增高綜合征的治療主要取決于基本病因。如果診斷為良性顱內壓增高,若能排除。應尋找繼發病因。據報道,標準頭痛的治療方案有效,藥物有β-腎上腺素能阻滯藥、鈣離子拮抗藥、抗抑郁藥、MAO抑制藥、抗驚厥藥、鎮痛藥和麥角胺制劑。如果無效,則試用呋塞米4~6周或強效碳酸酐酶抑制劑乙酰唑胺。應用大劑量的皮質類固醇藥物有爭議,但對良性高顱壓可能有效。腰椎穿刺是經典的治療頭痛的方法,但長期穿刺的效果尚未肯定。2,低顱壓性頭痛,用細針(20G或22G)做腰椎穿刺,腰穿后頭痛發生率較低,但此說法缺乏確鑿的證據。推薦腰椎穿刺后平臥休息一段時間,對頭痛的發生率無差異。腰穿后頭痛的治療與自發性顱內低壓相似。開始時用非創傷療法,臥床休息,最后打腹帶。若無改善則靜脈注射或口服咖啡因可使疼痛緩解。如有必要,可短時問應用皮質類固醇藥物。非刨傷治療2周后癥狀仍不能緩解,則是硬膜外腔血液填充的特征。如果低顱壓性頭痛復發,可重復硬膜外腔血液填充或鞘內持續滴入生理鹽水。具體療法有:()一般治療;(2)按摩療法;(3)星狀神經結阻滯;(4)硬膜外填充療法;(5)手術療法。
2015-07-20 2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