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邱曉拂 主任醫(yī)師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yī)院
三級甲等
泌尿外科
-
中醫(yī)治療急性尿路感染,從病因、癥狀、辨證類型、治療方法及用藥等方面著手,包括膀胱濕熱、肝膽郁熱等。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yī)并遵循醫(y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
2015-10-06 10:29
1.病因:多由濕熱毒邪蘊結下焦所致。
2.癥狀:尿頻、尿急、尿痛、尿液混濁等。
3.辨證類型:膀胱濕熱、肝膽郁熱等。
4.治療方法:清熱利濕、疏肝利膽等。
5.用藥:八正散、龍膽瀉肝湯等。
中醫(yī)治療急性尿路感染需辨證論治,患者應及時就醫(yī),遵醫(yī)囑治療。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煥臣 主治醫(yī)師
鹽城市亭湖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其他
預防醫(yī)學門診部
-
尿路感染中醫(yī)治療 1、膀胱濕熱 :小便頻數(shù),短澀刺痛,點滴而下,急迫灼熱,溺色黃赤,少 腹拘急脹痛,或發(fā)熱惡寒,口苦嘔惡,或腹痛拒按,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清熱瀉火,利濕通淋。 :八正散加蒲公英、石韋。 木通,瞿麥,車前草,篇蓄,滑石,山梔,大黃(后入),燈心草,生甘草,石韋,蒲公英。 2、肝膽郁熱 :寒熱往來,口苦咽干,心煩欲嘔,不思飲食,尿頻而痛,溺色黃赤,少腹脹痛,舌紅苔黃或膩,脈弦數(shù)。 :清瀉肝膽濕熱。 :龍膽瀉肝湯。 龍膽草,柴胡,澤瀉,車前子,木通,生地,當歸,山梔,黃芩,甘草。 3、三焦?jié)駸? :寒戰(zhàn)高熱,午后熱盛,身重疼痛,胸悶不饑,口干不欲飲,脘腹痞滿,時感惡心欲吐,小便渾濁,苔黃厚膩,脈濡數(shù)或滑數(shù)。 :宣利三焦,清化濕熱。 :三仁湯加味。 杏仁,生薏苡仁,白蔻仁,厚樸,制半夏,白通草,飛滑石,竹葉。 緩解期:急性癥狀已緩解,病程在6個月以上,小便澀痛不甚顯著,時作時止,感腰痛,疲乏無力,常因勞累或感冒引起急性發(fā)作。 1、脾腎氣虛 :倦怠乏力,納呆腹脹,腰酸腰痛,尿頻清長或夜尿多,大便稀軟,時感小便澀滯,時作時止,舌淡苔薄白,脈沉細無力。 :益氣健脾補腎,佐以利濕。 :清泉飲。 黨參,黃芪,山藥,茯苓,枸杞,菟絲子,薏苡仁,車前子(布包),石韋,甘草。 2、肝腎陰虛 :頭暈耳鳴,甚則頭痛,潮熱盜汗,口干唇燥,腰酸痛,小便短赤而黃,舌質偏紅苔薄黃或少苔,脈沉細或弦細。 :滋陰清熱利濕。 :知柏地黃湯合二至丸加味。 知母,黃柏,熟地,山藥,山萸肉,牡丹皮,茯苓,澤瀉,女貞子,旱蓮草,車前子(布包),益母草。 3、氣陰兩虛 :小便黃濁澀滯,尿意不盡,或淋瀝不暢,反復發(fā)作,病程纏綿,倦怠乏力,少氣懶言,腰酸痛,低熱口干,但不欲飲,或手足心熱,舌尖紅苔薄白少津,脈沉細或弱。 :益氣養(yǎng)陰,佐以清熱利濕。 :山藥勞淋湯(自擬方)。 山藥,黨參,黃芪、茯苓,麥冬,枸 杞,女貞子,旱蓮草,白茅根,車前 子(布包),石韋,益母草,甘草。
2015-10-15 16: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