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學生上網成癮導致犯罪行為可能與心理、生理、家庭、社會環境及神經功能等多方面因素有關。包括心理障礙、大腦神經遞質失衡、不良家庭氛圍、不良社交影響及自控力下降等。 1.心理障礙:長期上網成癮可能引發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影響情緒控制和行為決策,從而增加犯罪風險。 2.大腦神經遞質失衡:過度上網可能導致多巴胺等神經遞質分泌異常,影響大腦獎賞系統,使人尋求更刺激的行為,包括犯罪。 3.家庭因素:缺乏關愛、教育方式不當或家庭關系緊張,使學生在現實中得不到滿足,轉向網絡尋求安慰,進而易受不良影響產生犯罪行為。 4.社會環境:不良的網絡環境和周邊不良同伴的影響,可能誘導學生模仿犯罪行為。 5.自控力下降:長時間沉迷網絡會削弱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難以抵制不良誘惑,從而導致犯罪。 總之,學生上網成癮與犯罪行為的關系復雜,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對于有上網成癮傾向的學生,應及時進行心理干預和引導,改善家庭和社會環境,幫助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正確的價值觀。
2024-10-09 04:40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