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先天性肌肉萎縮的成因較為復雜,主要包括神經源性因素、肌源性因素、廢用性因素、全身消耗性疾病因素以及遺傳因素等。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
2015-08-17 22:55
1.神經源性因素:脊髓和下運動神經元病變可引發,如脊椎椎骨骨質增生、椎間盤病變、脊神經腫瘤、蛛網膜炎、神經炎、神經叢病變、脊髓空洞癥、運動神經元性疾病、格林-巴利綜合征、腦部和脊髓病變導致的廢用性肌萎縮癥等。
2.肌源性因素:常見于肌營養不良、營養不良性肌強直癥、周期性麻痹、多發性肌炎等。
3.廢用性因素:上運動神經元病變,肌肉長期不運動所致。
4.全身消耗性疾病因素:像甲狀腺功能亢進、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5.遺傳因素:某些基因突變或遺傳缺陷可導致先天性肌肉萎縮。
總之,先天性肌肉萎縮的原因多樣,明確病因對于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案至關重要。患者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接受專業的診斷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