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盧穗琳 副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泌尿外科
-
尿道炎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主要包括病原體感染、尿道損傷、尿道梗阻、免疫力下降以及不良生活習慣等。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
2015-08-17 20:57
1.病原體感染:常見的病原體有細菌(如大腸桿菌、淋球菌)、支原體、衣原體等。這些病原體通過性接觸、不衛生的生活方式等途徑侵入尿道,引發炎癥。
2.尿道損傷:尿道器械檢查、外傷等導致尿道黏膜受損,破壞了尿道的防御屏障,容易使病原體侵入而致病。
3.尿道梗阻:如尿道狹窄、尿道結石等,會導致尿液排出不暢,尿液積存容易滋生細菌,引發尿道炎。
4.免疫力下降:長期疲勞、營養不良、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導致身體免疫力降低,抵御病原體的能力減弱,增加尿道炎的發病風險。
5.不良生活習慣:長期憋尿、不注意個人衛生、過度飲酒等,也可能誘發尿道炎。
總之,尿道炎的發病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自身免疫力,預防尿道炎的發生。一旦出現尿道炎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進行規范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