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宋長輝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全科
-
肺動脈瓣狹窄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由于肺動脈瓣結構異常導致血流受阻。其癥狀包括呼吸困難、乏力等。治療方法包括隨訪觀察、藥物治療、介入治療和手術治療等。 1.疾病原理:肺動脈瓣狹窄使得右心室向肺動脈射血受阻,右心室壓力增高,長期可導致右心衰竭。 2.癥狀表現:輕者可能無癥狀,重者會出現心悸、氣促、暈厥等。 3.檢查方法:常用超聲心動圖明確診斷,評估狹窄程度。 4.藥物治療:可使用地高辛增強心肌收縮力,呋塞米減輕水腫,螺內酯改善水鈉潴留。但藥物一般用于改善癥狀,不能根治。 5.介入治療:經皮球囊肺動脈瓣成形術是常用的介入方法,創傷小,效果較好。 6.手術治療:對于嚴重狹窄或介入治療效果不佳者,可行肺動脈瓣切開術。 肺動脈瓣狹窄需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患者應定期復查,遵循醫囑治療。發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心內科或心外科就診。
2024-10-07 23:36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肺動脈瓣狹窄? 肺動脈瓣狹窄是胚胎時期肺動脈瓣膜發育異常所致,在所有先天性心臟病患者中占8%~10%,占先天性心臟病各類型發病率第4位。癥狀取決于肺動脈瓣狹窄的程度。輕度狹窄可無癥狀。嚴重病例約半數在出生后即有明顯發紺,并有心力衰竭表現。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