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宋長輝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全科
-
腓骨肌萎縮癥是一種遺傳性周圍神經病,主要影響下肢肌肉和神經。致病因素包括遺傳因素、基因突變、環境因素、免疫因素、代謝因素等。應對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康復訓練、生活管理等。 1.遺傳因素:多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或X連鎖遺傳。 2.基因突變:如PMP22基因、MPZ基因等突變可導致發病。 3.環境因素:長期接觸有毒物質、化學物質等可能增加患病風險。 4.免疫因素:自身免疫異常可能參與疾病的發生發展。 5.代謝因素:某些代謝紊亂可能影響神經和肌肉功能。 腓骨肌萎縮癥的治療需要綜合多種方法,并長期堅持。患者應保持積極心態,配合醫生治療,定期復查,以延緩病情進展,提高生活質量。
2024-10-09 04:58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腓骨肌萎縮癥? 腓骨肌萎縮癥又稱為Charcot-Marie-Tooth病(CMT),是一組臨床表型相同的遺傳異質性疾病。CMT由Charcot、Marie和Tooth(1886)首先報道,是遺傳性周圍神經病最常見的類型,發病率為l/2500。根據神經傳導速度(NCV)分為脫髓鞘(CMTl)型(NCV<38cm/s)和神經元(CMT2)型(NCV正常或接近正常)。CMTl型根據基因定位分為lA、l B和1 C三個亞型,CMT2型分為2A、2B、2C、2D和2E五個亞型,CMTlA型最常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