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宋長輝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全科
-
肺源性心臟病簡稱肺心病,是由于支氣管、肺、胸廓或肺血管病變,導致肺血管阻力增加,產生肺動脈高壓,進而引起右心室結構和功能改變的疾病。常見病因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胸廓疾病、肺血管疾病等。治療方法包括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功能、控制心力衰竭等。 1.病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肺心病最常見病因,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胸廓疾病如嚴重胸廓畸形,肺血管疾病如特發性肺動脈高壓等也可致病。 2.癥狀:患者常有咳嗽、咳痰、氣促,活動后心悸、呼吸困難加重等。嚴重時可出現呼吸衰竭、心力衰竭。 3.檢查:胸部 X 線、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等有助于診斷。 4.治療:控制呼吸道感染可使用阿莫西林、頭孢呋辛等抗生素。改善呼吸功能可通過氧療、呼吸興奮劑等。控制心力衰竭可使用利尿劑如呋塞米,正性肌力藥如地高辛。 5.預防:積極防治原發病,戒煙,增強免疫力,預防呼吸道感染。 肺源性心臟病是一種嚴重的心肺疾病,患者需要積極治療原發病,改善心肺功能,預防病情進展。
2024-10-07 19: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