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源性眩暈有何癥狀、病因及治療方法?
頸源性眩暈:表現為多種形式的眩暈,伴頭昏、晃動、站立不穩、沉浮感等多種感覺。眩暈反復發作,其發生與頭部突然轉動有明顯關系,即多在頸部運動時發生,有時呈現坐起或躺臥時的變位性眩暈。一般發作時間短暫,數秒至數分鐘不等,亦有持續時間較長者。晨起時可發生頸項或后枕部疼痛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頸源性眩暈癥狀多樣,病因復雜,治療方法也有多種。包括頸部病變、神經因素、血管問題、頸椎不穩、心理因素等。 1.頸部病變:頸椎間盤突出、頸椎骨質增生等頸部結構改變,壓迫椎動脈或刺激交感神經,影響腦部供血和神經功能。 2.神經因素:頸部神經受到刺激或損傷,導致神經傳導異常,引發眩暈。 3.血管問題:椎動脈狹窄、痙攣,使腦部供血不足,產生眩暈癥狀。 4.頸椎不穩:頸椎關節失穩,活動時刺激周圍組織,影響血液循環。 5.心理因素:長期精神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可能加重眩暈感受。 頸源性眩暈的治療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同時,注意頸部保健,避免長時間低頭等不良姿勢。
2024-10-08 0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