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肌張力障礙是一種神經肌肉疾病,表現為肌肉不自主收縮和異常姿勢。治療方法多樣,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康復訓練等。針灸作為輔助治療手段有一定作用,但也有局限性。同時,患者還需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多個方面。關愛自己,從關注健康開始。身體不適時,請及時就醫,并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
2014-12-14 19:26
1.疾病原理:肌張力障礙通常與神經系統功能異常有關,如基底節病變、遺傳因素等,導致肌肉控制失調。
2.針灸作用:針灸可能通過調節神經功能、促進血液循環來緩解癥狀,但效果因人而異。
3.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苯海索、巴氯芬、氯硝西泮等,能減輕肌肉痙攣。
4.康復訓練:包括肌肉拉伸、力量訓練等,有助于改善肌肉功能。
5.日常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飲食均衡,多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注意個人衛生。
總之,肌張力障礙的治療需要綜合多種方法,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并積極配合治療和康復訓練,以提高生活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