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臂叢神經損傷可分為上臂型損傷、下臂型損傷、全臂叢損傷、放射性損傷、牽拉性損傷等。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
2014-12-18 19:26
1.上臂型損傷:多由肩部外傷引起,常見于難產時胎兒頭與肩分離過度用力。主要表現為肩外展、屈肘功能障礙。
2.下臂型損傷:常見于上肢被向上牽拉,如被重物砸到上肢向上牽拉。會出現手指屈伸功能障礙。
3.全臂叢損傷:多因暴力較大的損傷導致,整個上肢運動與感覺功能喪失。
4.放射性損傷:如接受放療時損傷,癥狀取決于損傷程度和范圍。
5.牽拉性損傷:常因交通事故、高處墜落等,上肢被強力牽拉所致。
總之,臂叢神經損傷的分類多樣,不同類型損傷的原因和癥狀有所不同。一旦懷疑有臂叢神經損傷,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通過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測定等檢查明確診斷,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如藥物治療(如甲鈷胺、維生素 B1、地巴唑等)、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