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包蟲術后原病灶復發(fā)且肝功異常,膽囊不見怎辦
●患者性別:女
●患者年齡:44
●詳細病情及咨詢目的:我三月十日做的肝包蟲手術,經復查原病灶又長了,并且肝功轉胺酶,轉酞酶都升高,谷丙轉氨酶59比正常值高19,谷草轉氨酶78,比正常值高38,谷酰轉酞酶63比正常值高5,我兩個月前化驗都正常,請問肝功的變化與肝薄蟲有關系嗎?ct片顯示膽囊不見了,有什么危險嗎?我應怎么辦?謝謝!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閻琳晶 主任醫(yī)師
海南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肝包蟲病術后出現原病灶復發(fā)、肝功能異常及膽囊不見等情況較為復雜,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術后感染、寄生蟲殘留、自身免疫反應、手術創(chuàng)傷及個體差異等。 1. 術后感染:術后若發(fā)生感染,可引起炎癥反應,影響肝臟功能,導致轉氨酶升高。需進行抗感染治療,如使用頭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 2. 寄生蟲殘留:肝包蟲手術可能未完全清除寄生蟲,導致病灶復發(fā)。可能需再次手術或藥物治療,如阿苯達唑。 3. 自身免疫反應:自身免疫系統(tǒng)對手術刺激產生過度反應,損傷肝細胞。可使用免疫調節(jié)劑,如胸腺肽。 4. 手術創(chuàng)傷:手術對肝臟組織造成一定損傷,影響其正常功能。一般隨著恢復會逐漸改善,期間要注意休息。 5. 個體差異:每個人的身體恢復能力不同,部分人可能對手術的耐受性較差,恢復較慢。 出現這些情況應及時就醫(yī),遵循醫(yī)生建議進行進一步檢查和治療。同時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自身免疫力,促進身體恢復。
2024-12-03 06: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