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感染治療后癥狀未愈,后續如何處理?
6月11日因尿道灼痛有分泌物就診,尿道試子檢查,發現膿細胞和少量活躍支原體。治療方案:依替米星+頭孢地嗪鈉靜脈輸液4天,休息兩天,接著依替米星+頭孢地嗪鈉靜脈輸液4天,休息兩天(復診發現還有革蘭氏陽性菌,支原體未見),接著依替米星3天;與此同時口服藥為:阿奇霉素BID6天、接著拜復樂(鹽酸莫西沙星)15天。 值得一提:在最后一次(第11次,也就是治療的第17天)依替米星輸完之后的24小時,有過一次劇烈的食欲不振惡心惡寒低熱,持續約兩天。 治療的第20天(此時依然在吃拜復樂),發現又有滴尿和晨起分泌物。 今天是治療的第23天,拜復樂吃完了,滴尿和晨起分泌物未見好轉。 治療全程未有性接觸 我現在在外地,臨時買了左氧氟沙星,0.75g一天一次在吃。 接下來我是否需要復診,是否需要換一個醫生或者治療方案。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宋長輝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全科
-
尿道感染經治療后仍有癥狀,可能與病菌殘留、藥物不敏感、個人體質、生活習慣及潛在疾病有關。 1.病菌殘留:治療可能未完全清除病菌,需進一步檢查明確,可能調整用藥。 2.藥物不敏感:所用藥物對現存病菌效果不佳,需進行藥敏試驗,選擇敏感藥物。 3.個人體質:自身免疫力較弱,影響恢復,可通過適當鍛煉、均衡飲食增強體質。 4.生活習慣:治療期間未注意個人衛生,如未勤換內褲、清潔不到位等,需改善。 5.潛在疾病:可能存在其他影響尿道恢復的疾病,如泌尿系統結石等,需排查。 綜合來看,建議及時復診,由醫生根據具體情況評估是否需要更換治療方案。
2024-09-29 23: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