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歲婆婆腦膜炎腦炎治療中病情反復能好嗎
74歲婆婆,初期低燒一周,按感冒治療,吃過感冒膠囊和藿香正氣水。后感覺渾身沒勁,有點發燒,打了一針,燒仍沒退,喝了退燒藥。次日送醫院,當時意識已經不太清楚,并有嘔吐、尿失禁等現象。在醫院急診前兩天按泌尿系統感染治療,高燒39-40度。入院第二天下午出現脖子僵硬、昏迷等情況,懷疑是腦炎,轉到腦內科治療,確診為腦膜炎并腦炎。治療一夜溫度不退,第三天轉到重癥監護室。在重癥監護室治療使用阿昔洛韋、甘露醇液、奧美拉錯那、地塞米松等。并采用病榻、冰塊等物理物理降溫方法。治療2天后,肺部感染,做了氣罐切割吸痰手術,使用呼吸機。目前血壓不穩定,炎癥時好時壞,無自主咳痰意識。10天后病情穩定,增加人血白蛋白,17天后撤呼吸機一天,18天后病情加重,血壓升高90-160,伴發燒,加冰塊后溫度降到37,19天后吸得痰內有血絲。這種情況是不是治療方法不對?能不能治好?會不會留后遺癥?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麗潔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呼吸內科
-
74 歲婆婆患腦膜炎并腦炎,治療過程中病情復雜多變。包括持續高燒、肺部感染、血壓不穩定等。能否治好及有無后遺癥取決于多種因素,如病情嚴重程度、治療及時性、個體身體狀況等。 1.病情嚴重程度:婆婆發病初期癥狀不典型,延誤治療,病情較重,增加了治愈難度。 2.治療及時性:雖然及時送醫,但前期診斷和治療存在偏差,可能影響預后。 3.個體身體狀況:74 歲高齡,身體機能下降,對疾病的抵抗力和恢復能力較弱。 4.并發癥情況:出現肺部感染等并發癥,加重了身體負擔,影響病情恢復。 5.治療方案有效性:目前的治療方案包含抗病毒、脫水降顱壓、護胃等,但病情仍有波動,可能需要調整。 綜合多種因素,婆婆的病情較為復雜,但醫生會根據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盡力救治。至于能否治好及是否留后遺癥,目前難以確切判斷,需繼續觀察治療效果。
2024-09-27 02: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