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長期腦缺血可能導致多種不良后果,包括頭暈頭痛、神經功能障礙、認知能力下降、腦梗死、癡呆等。行用藥存在隱患,身體出現不適時,請務必咨詢醫生,科學治療。
2014-05-03 15:44
1.頭暈頭痛:腦部供血不足,影響神經細胞正常功能,易引發頭暈、頭痛癥狀。
2.神經功能障礙:如肢體麻木、無力,吞咽困難,言語不清等。
3.認知能力下降: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維遲緩。
4.腦梗死:血管堵塞,腦組織缺血壞死,導致偏癱、失語等嚴重癥狀。
5.癡呆:長期缺血損傷大腦,使認知功能嚴重受損,影響日常生活。
長期腦缺血的后果較為嚴重,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可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如低鹽低脂飲食、適量運動、戒煙戒酒等進行預防。治療上,可遵醫囑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等藥物。同時,定期進行體檢和腦血管檢查,以便早發現、早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