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面部中風即面神經炎,多因病毒感染、冷風刺激等引起。表現為面部肌肉無力、口角歪斜等。治療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常用藥物有甲鈷胺、潑尼松、維生素 B1 等。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
2018-12-21 11:26
1.病因:病毒感染如單純皰疹病毒、帶狀皰疹病毒等;面部受冷風刺激;自身免疫反應;神經受壓;腦血管疾病等。
2.癥狀:病側面部表情肌癱瘓,額紋消失,不能皺額蹙眉,眼裂不能閉合或閉合不全,口角下垂等。
3.診斷:根據癥狀、體征,結合電生理檢查等明確診斷。
4.藥物治療:甲鈷胺營養神經,促進神經修復;潑尼松等糖皮質激素減輕炎癥水腫;維生素 B1 參與神經代謝;阿昔洛韋抗病毒(病毒感染時)。用藥需遵醫囑。
5.物理治療:超短波透熱療法、紅外線照射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6.康復訓練:自己多做面部肌肉的收縮動作,如抬眉、閉眼、鼓腮等。
面部中風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綜合治療,并注意保暖,避免勞累,多數患者可在數周或數月內恢復。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付志明 醫師
山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耳鼻喉科
-
中風首先要重視高血壓、高血脂癥等易引發腦中風的病癥;合理安排夏日生活,注意勞逸結合,多吃能軟化血管和降血脂的食物,并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降壓藥、降脂藥。少吃肉、糖、脂肪,多吃果蔬。
2014-05-01 1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