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廖耘生 主治醫師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三級甲等
婦產科
-
懷孕后下部常有疼痛感,可能由陰道炎、子宮增大牽拉、恥骨聯合分離、胎位壓迫、局部外傷等因素所致。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不宜自己隨意用藥。
2014-04-20 13:19
1.陰道炎:孕期激素水平改變,陰道內環境變化,菌群失衡,易引發陰道炎,炎癥刺激導致下部疼痛。治療上,需根據陰道炎類型選擇合適藥物,如硝呋太爾制霉菌素陰道軟膠囊、克霉唑陰道片、甲硝唑栓等。但務必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2.子宮增大牽拉:隨著孕期進展,胎兒不斷生長,子宮逐漸增大,會牽拉周圍的組織和韌帶,引起下部疼痛。這通常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無需特殊治療,注意休息即可。
3.恥骨聯合分離:受孕期激素影響,恥骨聯合處的韌帶松弛,可能出現分離,進而產生疼痛。癥狀較輕時,可通過休息、使用托腹帶等緩解;嚴重時需就醫治療。
4.胎位壓迫:胎兒在子宮內的位置可能會壓迫盆腔的神經和血管,造成下部疼痛。孕婦可嘗試調整體位來減輕壓迫。
5.局部外傷:不小心的磕碰、性生活不當等造成的外傷也會引發下部疼痛。若有外傷,應及時就醫處理。
總之,懷孕后下部持續疼痛或疼痛加重時,應盡快前往正規醫院的產科就診,明確原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以保障母嬰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