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謝芳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潰瘍直腸灌腸后無大便感不拉稀,可能由多種因素導致,如灌腸液用量不足、腸道堵塞、藥物吸收、灌腸操作不當、個體差異等。若身體出現異常癥狀,請立刻就診,根據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
2014-04-14 18:07
1.灌腸液用量不足:若灌腸時注入的康復新液和地塞米松混合液量過少,可能無法充分刺激腸道蠕動,引起排便反應較弱。
2.腸道堵塞:腸道內存在干結的糞便或其他異物,阻礙灌腸液發揮作用,影響排便。
3.藥物吸收:康復新液有促進黏膜修復的作用,地塞米松能減輕炎癥,可能在發揮藥效過程中被腸道吸收,未產生明顯的排便刺激。
4.灌腸操作不當:灌腸時插入肛管的深度不夠、速度過快等,可能導致灌腸液分布不均勻,影響效果。
5.個體差異:每個人的腸道敏感度和反應性不同,有些人對灌腸的刺激可能不敏感。
總之,如果灌腸后長時間仍無大便排出且伴有其他不適,建議及時就醫,進一步檢查明確原因,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采取相應措施。同時,在灌腸治療期間,要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等刺激性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