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燕瑞 醫師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右上肢肌肉萎縮可能由神經損傷、肌肉疾病、廢用性萎縮、營養障礙、血管病變等引起。 1.神經損傷:例如頸椎病壓迫神經、臂叢神經損傷等,會影響神經對肌肉的支配,導致肌肉萎縮。常見的有肘管綜合征、腕管綜合征等。 2.肌肉疾病:如進行性肌營養不良、多發性肌炎等,直接影響肌肉的正常功能和結構,造成萎縮。 3.廢用性萎縮:長期固定上肢、缺乏運動,肌肉得不到足夠的刺激和鍛煉,逐漸萎縮。比如上肢骨折后長時間固定。 4.營養障礙:缺乏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肌肉無法正常生長和維持,可能出現萎縮。 5.血管病變:上肢血管栓塞、動脈硬化等,導致肌肉供血不足,影響其代謝和功能,引發萎縮。 右上肢肌肉萎縮的原因較為復雜,一旦發現應及時就醫,通過詳細的檢查,如神經電生理檢查、肌肉活檢、血管超聲等,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09-27 09: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