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韶華 副主任醫師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內科
-
腦供血不足常由多種因素引起,如動脈粥樣硬化、頸椎病、血液黏稠度增高、心臟疾病、低血壓等。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2019-01-10 18:34
1.動脈粥樣硬化:這是常見原因,因脂質沉積在血管壁形成斑塊,使血管狹窄。治療以改善生活方式為主,如低脂飲食、適量運動。藥物可選擇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
2.頸椎病:頸椎病變壓迫椎動脈可致供血不足。可通過頸椎牽引、按摩等物理治療,嚴重者可能需手術。
3.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液黏稠影響血流。多喝水,必要時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等藥物。
4.心臟疾病: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影響心輸出量。需針對具體心臟問題治療,如使用美托洛爾等。
5.低血壓:血壓過低導致供血不足。加強營養,必要時使用生脈飲等。
腦供血不足應重視,及時就醫明確原因,遵醫囑治療。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榮偉 醫師
山東省立醫院
三級甲等
耳鼻喉科
-
治療上可以考慮針灸治療,飲食上的話需要均衡營養,少吃辛辣油膩食物,不要喝酒抽煙,清淡飲食,這些都有利于病情的。此外適當的運動也是很重要的,可以選擇慢跑,散步等不劇烈的活動。
2014-02-27 1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