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斌 副主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黃疸型肝炎是一種常見的肝臟疾病,主要由病毒感染、藥物損傷、自身免疫、酒精濫用、膽道梗阻等引起。患者常出現黃疸、乏力、厭油、厭食、腹脹等癥狀。 1.病毒感染:如甲肝、乙肝、丙肝等病毒,侵入肝細胞導致炎癥和損傷,影響肝功能。 2.藥物損傷:某些藥物的副作用可能損害肝臟,引發黃疸型肝炎。 3.自身免疫:自身免疫系統錯誤攻擊肝細胞,造成肝臟炎癥和黃疸。 4.酒精濫用:長期大量飲酒使肝臟負擔過重,引發炎癥和黃疸。 5.膽道梗阻:膽管結石、腫瘤等導致膽汁排泄不暢,膽紅素反流進入血液,引起黃疸型肝炎。 總之,黃疸型肝炎對健康危害較大。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治療方法包括抗病毒治療、保肝治療、去除病因等。同時,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飲酒,飲食清淡。
2024-12-10 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