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癲癇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由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引起。其發病機制復雜,癥狀多樣。對于癲癇患者,藥物治療是主要手段,但患者常擔心藥物副作用,如是否影響說話、走路等。常見抗癲癇藥物有卡馬西平、丙戊酸鈉、苯妥英鈉等。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莫自行開處方。
2014-01-16 20:39
1.發病機制: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
2.癥狀表現:包括全身性發作如強直-陣攣發作,部分性發作如單純部分性發作等,發作形式多樣。
3.藥物治療:卡馬西平適用于部分性發作;丙戊酸鈉對多種發作類型有效;苯妥英鈉常用于全面強直-陣攣發作。但藥物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
4.藥物副作用:一般不會直接影響說話和走路,但可能有頭暈、嗜睡、乏力等,嚴重時可能出現肝腎功能損害。
5.注意事項:患者應嚴格遵醫囑用藥,定期復查血常規、肝腎功能等,監測藥物療效和副作用。
總之,癲癇患者通過合理的藥物治療,多數能有效控制病情。雖然藥物可能有一定副作用,但在醫生指導下規范用藥,一般不會對說話和走路產生明顯影響。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施寶興 主任醫師
合肥康安癲癇病研究所附屬中醫醫院
癲癇
-
您好,抗癲癇藥物正規治療并不會影響孩子是腦發育。指導意見:相反如果不治療癲癇病,癲癇反復發作反而會影響孩子是生長發育。對于幼兒的癲癇發作,需要及早明確診斷和病因,常見的病因例如高熱、腦外傷、腦發育異常、血管畸形等。針對性抗癲癇藥物可以控制癲癇發作,其藥物副作用相對于癲癇病的后果來說是很小的,尤其是目前臨床應用的抗癲癇藥物是比較可靠的,不會影響孩子的走路說話等功能。
2018-09-12 1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