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付瑜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靜脈血栓是指在靜脈血管內形成的血凝塊,可導致血管阻塞。其形成與血流緩慢、血液高凝狀態、血管內皮損傷、肥胖、長期臥床等有關。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血流緩慢:長時間久坐、久臥,肢體活動少,血液流動減緩,易形成血栓。 2.血液高凝狀態:某些疾病如癌癥、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妊娠、口服避孕藥等,會使血液處于高凝狀態。 3.血管內皮損傷:創傷、手術、感染等可損傷血管內皮,觸發血栓形成。 4.肥胖:肥胖者血液中血脂較高,血液黏稠度增加,易形成血栓。 5.長期臥床:久病臥床者,肢體活動受限,血液循環差,增加血栓風險。 總之,靜脈血栓危害較大,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預防,如避免久坐久臥、適當運動、控制體重等。若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4-12-09 1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