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浩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脾虛是中醫常見的病癥,其癥狀多樣,包括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身體乏力、面色萎黃、大便異常等。 1.食欲不振:脾胃虛弱會導致消化功能減弱,對食物的欲望降低,容易出現厭食。 2.消化不良:食物不能很好地被消化吸收,可能出現腹脹、腹痛、噯氣等癥狀。 3.身體乏力:脾主肌肉四肢,脾虛時氣血生化不足,身體得不到充足的滋養,容易感到疲倦無力。 4.面色萎黃: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虛則氣血不足,不能上榮于面,導致面色發黃。 5.大便異常:可能表現為大便溏稀、不成形,或者便秘。 6.舌苔變化:舌苔可能變得白膩或厚。 7.水腫:脾主運化水濕,脾虛水濕運化失常,可能出現肢體浮腫。 總之,當出現上述癥狀時,應注意調理脾胃。可通過飲食調理,多吃健脾益胃的食物,如山藥、薏米等。避免食用生冷、油膩、辛辣食物。癥狀嚴重時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可選用的藥物有參苓白術散、補中益氣丸、人參健脾丸等,但用藥需遵醫囑。
2024-12-05 20: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