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檢查顯示異常應如何應對
肝臟:肝右野斜徑10.7CM,包膜不光滑.呈小"波浪狀".實質光點增粗增強,分布極不均勻.肝內見多個大小不等的稍強及稍低回聲區,部分相互融合,范圍約10.1×8.8CM,邊界欠清,門脈主干內徑1.2CM.肝內膽管無擴張.膽囊:大小正常,壁欠光滑.囊內未見明顯異常回聲,膽總管未見擴張.脾臟:體積增大,縱徑15.9CM,厚5.4CM,脾靜脈內徑1.0CM.胰腺:形態大小正常,實質回聲稍增強,分布欠均勻,主胰管未見擴張.雙腎切面形態大小正常,包膜光滑,實質光點分布均勻,雙腎集合系統未見分離.腹腔:未見明顯積液.CDFI:上述肝內稍強及稍低回聲區呢可見血流信號.超聲提示:肝內實質占位性病變肝內光點增次增強脾腫大專家說是小肝葉病變,緊挨著胃,最初是因為胃痛去做的驗出,專家建議食用草藥.之后有好轉,可是食用了20多天后,感覺胃部不適,有痛痛感.麻煩您能不能給個好的醫治建議.或介紹好點的專家,這個病能醫治的好嗎?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麗潔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呼吸內科
-
肝臟檢查出現肝右野斜徑 10.7CM,包膜不光滑呈小波浪狀,實質光點增粗增強,可能是多種原因導致,如肝臟炎癥、肝硬化、脂肪肝、肝纖維化、肝臟腫瘤等。 1.肝臟炎癥:病毒、細菌等感染可引發炎癥,導致肝細胞受損。患者可能出現乏力、食欲不振等癥狀。治療常使用抗病毒藥物如恩替卡韋、替諾福韋,以及保肝藥物如復方甘草酸苷等。 2.肝硬化:長期的肝臟損傷可能進展為肝硬化。表現為肝功能減退和門脈高壓。治療包括病因治療、抗纖維化藥物如安絡化纖丸,以及對癥處理并發癥。 3.脂肪肝:肥胖、酗酒等因素可致脂肪肝。患者多無明顯癥狀,嚴重時可有肝區不適。需調整飲食、增加運動,必要時使用降脂藥物如阿托伐他汀。 4.肝纖維化:是肝臟損傷后的修復反應。早期可無明顯癥狀。治療重點在于去除病因,可使用扶正化瘀膠囊等藥物。 5.肝臟腫瘤:包括良性和惡性腫瘤。可能有肝區疼痛、消瘦等癥狀。治療方法取決于腫瘤性質,手術切除、放療、化療等。 肝臟出現上述檢查異常,應引起重視,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并定期復查。
2024-12-05 1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