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睡覺時身體頻繁抖動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生理性肌抽躍、缺鈣、腦部疾病、神經官能癥、睡眠障礙等。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2013-12-24 21:12
1.生理性肌抽躍: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通常是由于大腦對身體肌肉的控制短暫失調導致。多在疲勞、壓力大、睡眠姿勢不當等情況下出現。
2.缺鈣:鈣離子能維持肌肉的興奮性,當血鈣降低時,肌肉神經興奮性增加,可能引起肌肉抽搐和抖動。
3.腦部疾病:如帕金森病、癲癇等。帕金森病會影響神經系統對肌肉的控制,導致肢體抖動。癲癇則是由于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引起的。
4.神經官能癥:長期的精神緊張、焦慮等可能導致神經功能紊亂,引發身體抖動。
5.睡眠障礙:如不寧腿綜合征,患者在睡眠中會感到腿部不適,出現頻繁的腿部抖動。
睡覺時身體頻繁抖動的原因較為復雜,如果這種情況頻繁發生且影響到生活,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的神經內科就診,進行相關檢查,以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