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癲癇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涉及遺傳、腦部損傷、感染、代謝異常、神經遞質失衡等。心情不好和壓力大在一定情況下可能會誘發癲癇,此外,睡眠不足、環境刺激、藥物影響等因素也可能與之相關。健康無小事,身體不適切莫忽視。及時就醫,根據醫生指導進行治療,早日恢復健康。
2013-12-19 18:20
1.遺傳因素:部分癲癇患者存在遺傳傾向,家族中有癲癇病史的人患病風險相對較高。
2.腦部損傷:如腦外傷、腦卒中、腦部腫瘤等,會破壞腦部正常結構和功能,導致癲癇發作。
3.感染因素:腦炎、腦膜炎等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可能引發癲癇。
4.代謝異常:低血糖、低血鈣、肝腎功能障礙等代謝問題,可影響神經細胞功能,誘發癲癇。
5.神經遞質失衡:神經遞質如谷氨酸、γ-氨基丁酸等失衡,會影響神經元的興奮性,增加癲癇發作的可能。
6.環境刺激:強烈的聲光刺激、突然的驚嚇、長時間的精神緊張或壓力過大、睡眠不足等,都可能成為癲癇發作的誘因。
7.藥物影響:某些藥物如抗精神病藥、抗生素等,可能影響神經系統功能,導致癲癇發作。
總之,癲癇的發病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對于癲癇患者,應積極尋找病因,進行規范治療。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態,有助于減少癲癇發作的頻率和嚴重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