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耳道長癤子可能由細菌感染、不良挖耳習慣、免疫力下降、耳道損傷、環境因素等引起。治療方法包括局部用藥、口服藥物、物理治療、注意耳部衛生及調整生活習慣等。 1.細菌感染:耳道皮膚受到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侵襲,引發炎癥形成癤子。治療上可外用莫匹羅星軟膏、紅霉素軟膏等。 2.不良挖耳習慣:頻繁用力挖耳易損傷耳道皮膚,增加感染風險。要改正這一習慣,保持耳道清潔。 3.免疫力下降:身體抵抗力弱時易患病。需加強鍛煉,保證充足睡眠,增強免疫力。 4.耳道損傷:如異物刺激或外傷。需避免耳道再次受傷,必要時使用碘伏消毒。 5.環境因素:長期處于高溫、潮濕或灰塵多的環境。應改善環境,保持耳部處于適宜的條件。 6.物理治療:若癤子較大,可在醫生操作下進行熱敷、紅外線照射等,促進炎癥消退。 7.口服藥物:病情嚴重時,可口服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等抗生素。 總之,耳道長癤子要引起重視,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并注意預防。同時,用藥需遵醫囑。
2024-12-06 00: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