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徐睿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耳鼻咽喉科
-
哺乳期女性患中耳炎,治療需謹慎,要考慮藥物對哺乳的影響。治療方法包括局部用藥、全身用藥、物理治療、生活調理、定期復查等。
2019-12-10 21:48
1.局部用藥: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滴耳液,直接作用于病灶,緩解炎癥。
2.全身用藥:若炎癥較重,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阿莫西林、頭孢呋辛等相對安全的抗生素。但用藥期間需密切觀察嬰兒情況。
3.物理治療:如紅外線照射、超短波透熱等,能促進耳部血液循環,有助于炎癥消退。
4.生活調理:保持耳部清潔干燥,避免污水入耳。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感冒。
5.定期復查:按時復診,以便醫生根據病情調整治療方案。
總之,哺乳期中耳炎的治療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在保障治療效果的同時,最大程度減少對哺乳的影響。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促進康復。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雪亮 醫師
威縣婦幼保健院
二級甲等
婦產科
-
中耳炎有兩種,一種是化膿性中耳炎,多由感冒引起。初耳痛明顯,呈脹痛,可有發熱待到鼓膜穿孔流膿后,疼痛減輕。另一種稱為非化膿性中耳炎。這種中耳炎不流膿,只是耳朵發悶,聽力下降,或者有耳鳴。這是由于耳咽管的炎癥引起中耳腔的壓力變化而引起的。化膿性中耳炎的治療是:有條件的進行膿液培養,并進行藥敏試驗,根據試驗結果選用抗菌素,或口服或注射。耳朵局部:如果膿液量大且稠厚的話,用雙氧水進行清洗,然后用敏感的抗菌素滴耳液滴耳。如果是非化膿性中耳炎,那主要是要減輕耳咽管的水腫,滴鼻液、消腫藥等應用,并適當地使用抗菌素。
2013-12-19 1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