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中霖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神經性肌肉萎縮是一種肌肉疾病,表現為肌肉體積縮小、肌纖維變細消失。常見致病因素有廢用、營養障礙、缺血、中毒、神經病變等,需及時就醫。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莫自行開處方。
2013-12-11 08:14
1.致病機理:包括廢用性肌萎縮,神經興奮沖動傳導障礙致部分肌纖維廢用,下運動神經元損害致乙酰膽堿減少、交感神經營養作用減弱等。
2.癥狀表現:肢體無力、肌肉萎縮、運動障礙等。
3.診斷方法: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測定、肌肉活檢等。
4.治療方法:營養神經藥物如甲鈷胺、維生素B??;功能鍛煉,改善肌肉功能;支持對癥治療,如預防感染。
5.預防措施:保持樂觀情緒,合理飲食,預防感冒、胃腸炎,適度功能鍛煉。
神經性肌肉萎縮需重視,早期診斷、綜合治療和預防有助于改善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