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脾虛濕盛可通過艾灸中脘穴、足三里穴、豐隆穴、陰陵泉穴、脾俞穴等來調理。 1.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 4 寸。艾灸此穴能和胃健脾、降逆利水。 2.足三里穴:在小腿外側,犢鼻下 3 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可燥化脾濕,生發胃氣。 3.豐隆穴:位于小腿外側,外踝尖上 8 寸,條口穴外 1 寸,距脛骨前緣二橫指。有祛濕化痰、調和胃氣的作用。 4.陰陵泉穴:在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下緣與脛骨內側緣之間的凹陷中。能健脾利濕、通利三焦。 5.脾俞穴:在背部,當第 11 胸椎棘突下,旁開 1.5 寸。可利濕升清、健脾和胃。 艾灸調理脾虛濕盛需要堅持,同時要注意艾灸的溫度和時間,避免燙傷皮膚。若癥狀較為嚴重,還需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綜合治療。
2024-11-28 17: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