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甲書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腎病引起腳腫,可能是由于腎小球濾過功能下降、蛋白大量丟失、水鈉潴留、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失衡、內分泌紊亂等。 1.腎小球濾過功能下降:腎小球損傷后,濾過能力減弱,水分和代謝廢物不能有效排出,積聚體內導致水腫。治療上可能需使用利尿劑,如呋塞米、氫氯噻嗪、螺內酯等。 2.蛋白大量丟失:腎病使蛋白從尿液中流失,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水分滲出至組織間隙引起水腫。可補充優質蛋白,必要時使用免疫抑制劑,像環磷酰胺、嗎替麥考酚酯等。 3.水鈉潴留:腎臟調節水鈉平衡的功能異常,水鈉在體內潴留。要限制鈉鹽攝入,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4.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失衡:此系統紊亂會影響血壓和水鈉代謝,加重水腫。可應用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如氯沙坦、纈沙坦等。 5.內分泌紊亂:腎病影響內分泌,如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治療時需調節內分泌功能。 腎病引起的腳腫需要綜合治療,患者應及時就醫,遵循醫囑進行檢查和治療,同時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感染。
2024-11-28 16: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