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培玲 主任醫師
南京市中心醫院
二級甲等
放射科
-
腦脊液的顏色通常是無色透明的,但在某些病理情況下,其顏色可能會發生改變,如紅色、黃色、乳白色等。導致腦脊液顏色變化的原因包括出血、感染、腫瘤等。 1. 正常情況:腦脊液無色透明,成分穩定,包含水、蛋白質、葡萄糖、氯化物等,對腦和脊髓起到緩沖、保護和營養支持的作用。 2. 出血:當腦部或脊髓有出血時,腦脊液可能呈紅色,常見于顱腦外傷、腦血管畸形破裂等。 3. 感染:細菌或病毒感染可使腦脊液混濁發黃,如化膿性腦膜炎。 4. 腫瘤:某些腦腫瘤可能導致腦脊液中蛋白質含量增加,呈現淡黃色。 5. 其他:乳糜液混入腦脊液可使其呈乳白色,多見于椎管梗阻。 總之,腦脊液顏色的變化對于疾病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一旦發現腦脊液顏色異常,應及時就醫,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
2024-12-01 15: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