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羅玉君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一歲寶寶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藥物后出現功能性嘔吐,可能是藥物不良反應、喂養不當、腹部著涼、胃腸疾病、感染未愈等原因所致。健康問題不容忽視,身體稍有不適即應就醫,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進行治療。
2013-11-17 22:25
1.藥物不良反應:部分抗生素和抗病毒藥物可能刺激胃腸道,引起嘔吐。可先暫停用藥,觀察癥狀是否緩解。
2.喂養不當:如進食過多、過快或食物不易消化,會加重胃腸負擔,導致嘔吐。調整喂養方式,少量多次喂食。
3.腹部著涼:寶寶腹部受寒,胃腸功能紊亂,易出現嘔吐。注意腹部保暖,可適當熱敷。
4.胃腸疾病:如胃炎、腸炎等,本身就可能引起嘔吐。需就醫檢查,明確診斷。
5.感染未愈:如果感染尚未完全控制,也可能伴有嘔吐癥狀。需進一步治療感染。
6.心理因素:寶寶生病期間情緒不穩定,可能因緊張、焦慮導致嘔吐。家長要多安撫。
總之,寶寶出現功能性嘔吐后,家長要密切觀察其精神狀態、體溫等。若嘔吐持續不緩解或伴有其他嚴重癥狀,應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的兒科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可使用的藥物有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蒙脫石散、醒脾養兒顆粒等,但用藥務必遵醫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