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亞嫻 主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割傷腳縫針后腫起,可能是由傷口感染、局部組織損傷、下肢血液回流不暢、藥物過敏反應、包扎過緊等因素引起。 1.傷口感染:細菌侵入傷口可導致炎癥,出現紅腫。需保持傷口清潔,使用碘伏消毒,必要時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等。 2.局部組織損傷:割傷會造成周圍組織受損,引發炎癥反應導致腫脹。一般隨著組織修復會逐漸減輕。 3.下肢血液回流不暢:長時間站立或久坐,下肢靜脈回流受阻,引起腫脹。抬高患肢可促進血液回流。 4.藥物過敏反應:對縫針時使用的藥物過敏,可能出現腫脹。需停用可疑藥物,使用抗過敏藥物如氯雷他定。 5.包扎過緊:包扎過緊影響血液循環,導致腫脹。應重新調整包扎的松緊度。 總之,割傷腳縫針后腫起需要密切觀察,如果腫脹持續不緩解或加重,伴有疼痛、發熱等癥狀,應及時就醫,明確原因并進行相應治療。
2024-12-01 16:2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田彥素 醫師
江蘇靖江市太和醫院
一級甲等
婦科
-
割傷腳縫針后腫起,可能是傷口正常炎癥反應、局部感染、包扎過緊、下肢靜脈回流不暢、患者自身存在基礎疾病等原因引起。 1. 正常炎癥反應:傷口受到創傷后,身體會啟動炎癥反應,表現為紅腫,這是機體自我修復的一部分。 2. 局部感染:如果傷口沒有處理好,細菌侵入可能引發感染,導致腫脹、疼痛加劇,并可能伴有發熱。 3. 包扎過緊:包扎過緊會影響局部血液循環,造成血液淤積,引起腫脹。 4. 下肢靜脈回流不暢:腳部處于低垂位置,靜脈回流本身就相對困難,受傷后可能更易出現回流不暢而腫起。 5. 基礎疾病:如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血管疾病等,會影響傷口愈合和血液循環,導致腫脹。 割傷腳縫針后腫起的原因多樣,如果腫脹持續不緩解或出現疼痛加重、發熱等異常,應及時就醫,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治療措施。
2024-12-01 19: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