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斌奎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三級甲等
肝臟外科
-
肝膽結石,涵蓋膽囊、膽總管、肝總管及肝內膽管等處形成的結石,常見癥狀包括右上腹部疼痛或不適、惡心、嘔吐、發熱以及黃疸。若結石引發膽道梗阻或感染,可能導致嚴重并發癥,如膽管炎、膽源性胰腺炎、膽管狹窄,甚至膽管癌,嚴重時可危及生命。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3-11-08 19:50
1.右上腹痛:初期可能為間歇性鈍痛或脹痛,隨結石移動加劇,轉為持續性劇痛。
2.消化不良癥狀:惡心、嘔吐、厭食,進食油膩食物后癥狀加重。
3.發熱:膽管內化膿性炎癥時,體溫升高,伴隨寒戰。
4.黃疸:膽汁排泄受阻,血液中膽紅素水平升高,導致皮膚、鞏膜黃染。
5.并發癥風險:未及時治療,可并發急性膽管炎、膽源性胰腺炎、膽管狹窄,嚴重時發展為肝膿腫、敗血癥,威脅生命。
肝膽結石雖常見,但其潛在的嚴重并發癥不容忽視。一旦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就醫,通過超聲檢查、CT或MRI等影像學手段確診,根據結石位置、大小及患者身體狀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如藥物溶解、內鏡取石或手術切除,以避免嚴重并發癥的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