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衛偉 副主任醫師
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內科
-
手和臉接觸冷水或受到輕微刺激后發麻、起雞皮疙瘩,可能是生理反應、皮膚敏感、神經調節異常、血液循環問題或某些疾病導致,如雷諾綜合征等。 1.生理反應:人體受到寒冷或刺激時,為了減少熱量散失,立毛肌收縮,出現雞皮疙瘩,神經短暫興奮可能引起發麻,這是正常的生理保護機制。 2.皮膚敏感:皮膚較為敏感的人,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可能更強烈,容易出現上述癥狀。 3.神經調節異常: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對刺激的感知和反應出現異常,導致發麻和起雞皮疙瘩。 4.血液循環問題:局部血液循環不暢,血液供應不足,遇冷或刺激時,不能及時調節,引發癥狀。 5.疾病因素:雷諾綜合征患者,在寒冷或情緒激動時,肢端小動脈痙攣,出現麻木、疼痛和皮膚蒼白、潮紅交替等癥狀。 如果這種情況頻繁出現、癥狀嚴重或伴有其他不適,建議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以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平時應注意保暖,避免過度刺激。
2024-12-01 16:2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手和臉遇冷或受刺激后發麻、起雞皮疙瘩,可能與生理反應、皮膚敏感、神經調節異常、血液循環問題、內分泌失調等有關。 1.生理反應:人體遇冷時,交感神經興奮,立毛肌收縮,出現雞皮疙瘩和輕微麻木感,這是正常的生理防御機制。 2.皮膚敏感:皮膚較為敏感的人,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可能更強烈,容易出現上述癥狀。 3.神經調節異常:若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對冷刺激的感知和反應可能異常,導致麻木和雞皮疙瘩。 4.血液循環問題:局部血液循環不暢,如血管狹窄、痙攣等,遇冷時血液供應不足,可引起發麻。 5.內分泌失調:如甲狀腺功能減退等內分泌疾病,可能影響機體代謝和神經功能,導致對冷刺激的耐受性降低。 如果這種癥狀頻繁出現或持續不緩解,甚至伴有其他不適,建議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以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2-02 07: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