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囊蟲病治療后仍發作,如何徹底治愈?
不定時發病,一發病即沒有意識且面部表情蒼白、舌頭不停擅動。8年前治治療查出為腦囊蟲,經過三個療程治療,一直在服藥(維生素B2和卡馬西平片),現病情仍在發作。怎樣可以徹底斷根?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陶月紅 副主任醫師
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腦囊蟲病是由寄生蟲寄生于腦部引起的疾病,治療后仍發作可能與囊蟲位置、數量、治療方案、個體差異、后續防護等有關。 1. 囊蟲位置:若囊蟲位于腦部重要且難以觸及的區域,可能影響治療效果。 2. 囊蟲數量:較多的囊蟲可能導致部分未被完全清除,從而引起病情反復。 3. 治療方案:之前的治療方案可能不夠完善或未針對個體情況進行優化。 4. 個體差異:患者的自身免疫狀況、代謝能力等不同,對治療的反應也有差異。 5. 后續防護:未注意飲食衛生,再次接觸寄生蟲源,可能導致新的感染。 總之,對于腦囊蟲病治療后仍發作的情況,需要綜合評估患者的具體狀況,調整治療方案。可能會采用阿苯達唑、吡喹酮等藥物進行治療,同時要注意飲食衛生,避免再次感染。建議患者前往正規醫院的神經內科或感染科就診,以便獲得更專業的診斷和治療。
2024-11-29 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