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盧園園 技師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三級甲等
病理科
-
痔瘡是一種常見的肛腸疾病,通常由不良生活習慣、妊娠分娩、久坐久站、飲食結構不合理、肛門局部感染等因素引起。治療方法包括改善生活習慣、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不良生活習慣:長期便秘、排便時間過長、用力排便等,會加重痔瘡。應養成定時排便、縮短排便時間、避免過度用力的習慣。 2.妊娠分娩:孕期子宮壓迫直腸靜脈,分娩時用力,易導致痔瘡。產后要注意休息,適當活動。 3.久坐久站:會影響直腸靜脈回流,誘發或加重痔瘡。應定時活動,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 4.飲食結構不合理:過多攝入辛辣、油膩食物,膳食纖維攝入不足,容易引發痔瘡。要均衡飲食,多吃蔬菜水果。 5.肛門局部感染:肛門不潔導致感染,可使痔瘡加重。注意肛門清潔,便后用溫水清洗。 痔瘡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并注意調整生活方式,預防痔瘡的復發。
2024-12-04 12:37
-